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伢们,莫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作者:记者杨枫 通讯员杜巍巍 张莉 吴贺宪 刘宇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8-09

    6岁伢模仿电视节目“玩上吊”,13岁儿子和父亲赌气喝下农药。记者昨从医院了解到,8月以来,青少年不珍惜生命的事屡有发生。

  阳阳(化名)是湖北枣阳人,今年17岁,8月2日,他带着100元来到武汉准备打工补贴家用。由于只读了小学,找了2天,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没脸回家!”冲动之下,阳阳割破手腕,跳进江中。随后,他被110送往市八医院急诊科抢救,幸挽回生命。

  该科医护人员了解到了阳阳的烦恼,热心为他找工作,联系他在医院旁的洗浴城做保安。昨日正式上岗。

  6岁的晨晨(化名)选择了模仿上吊。5日,晨晨和12岁的姐姐独自在家看电视。看到电视中上吊的镜头,找来一条毛巾,模仿上吊,幸被姐姐发现。经过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1小时的抢救,晨晨脱险。

  13岁的赤壁少年刘晓(化名)没有那么幸运。6日晨7时,他下了碗面条送到病中的父亲床前。因面太干,父亲让他再加点汤水,两人因此争执起来。冲突中挨了一巴掌的刘晓,转身拿起农药喝了一大口,昨日不治离世。据其亲属介绍,刘晓平时“很听话”、“很懂事”。

  专家:“养”子重要,“教”子更重要

  武大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陈振华教授认为,这3个案例中,孩子的共同特点就是“教”的缺乏。

  “找不到工作就跳江,说明阳阳对压力和困难的承受能力很低!”陈教授分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可能极少接受“抗压、受挫”教育,导致面对困难时,态度很消极。

  而平时“很听话”、“很懂事”的刘晓正值青春期,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第二反抗期。这时孩子心理非常敏感和脆弱,容易发生过激行为,作为家长,要理解尊重他们应有的自主权和隐私权,积极引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晨晨正处于好奇、无知的儿童时期,很容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当孩子表现出好奇时,家长应该及时告知和引导,避免因“模仿”引发悲剧。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引导是很重要的。只有‘教’会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陈教授说。

  信息来源:武汉晨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