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的报告,让在场的近千名妈妈们落下热泪,不仅是因为吴妈妈的坚强毅力,还为那一份伟大的母爱。
重视家教 就是重视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
这个观点,被吴妈妈重复谈起。“当你身处麻将桌,身处舞池时,有没想到,如果现在不用心教育孩子,让他成为一名有用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那么你的晚年生活肯定不幸福。”
儿子吴纯10岁那年,吴妈妈和爱人离婚,单身带着孩子,家徒四壁。悲痛之后,她站了起来,身兼5份工作,想给儿子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但是,她又希望儿子早些了解生活现状,懂得珍惜和感恩。
8月酷暑,她带着儿子一起挤公共汽车,乘车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再辗转几个商店购买打工所需的材料和配件,几十公斤重的铜线和有机玻璃棒,全靠她和儿子肩扛手提。中午的时候,她和儿子蹲在马路边吃最便宜的盒饭,饭后又带着儿子继续工作。
一天下来,儿子感慨地对她说:“妈妈,我今天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年离婚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伯伯阿姨劝你不要我,放弃对我的抚养。因为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妈妈付出太多的心血!”
孩子失败时 最需要家长的安慰
1997年年底,吴纯被选送到香港参加“首届中国钢琴曲目比赛”的决赛。吴章鸿倾其所有凑齐6000元给儿子参赛。由于太紧张,吴纯没有取得名次。
虽然当初说好不去接机,但是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这个时候儿子最需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关怀。于是,她拿着仅有的93元钱,乘公汽到民航小区,然后步行迈上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
她一个人边走边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要接儿子回家。到达机场后,因为飞机晚点,她撑到晚上8点,这期间,舍不得买一瓶水,舍不得吃一碗方便面。
当沮丧的儿子出现在视线里时,她急切地呼唤起来。儿子一脸惊讶,低头哽咽,连说了3个“对不起”。当他得知妈妈是步行来的,而且饿了两顿,不由搂着妈妈伤心地哭了。
后来,吴纯用3年的时间上完中学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乌克兰学习钢琴。如今,吴纯在德国留学,继续攻读第三个钢琴方面的博士学位。
每周一信 让儿子在国外健康生活
16岁的儿子出国后,吴妈妈忧心不已:幼小的他在国外能否适应,能否继续发奋学习呢?吴妈妈定期来到高校图书馆,从各种杂志书籍上选择好文章,特别是成功人士的励志小故事,复印下来,然后圈出重点,每周给儿子寄去。
同时,吴妈妈要求儿子每月回一封信,写出最近的生活感受。她总是仔细阅读儿子的回信,然后分析、确定应该给儿子什么样的帮助?每当孩子在异国他乡遇到挫折时,她都会及时给儿子安慰,给他勇气,给他建议,让他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信息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