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17岁女生已发表30万字作品、父母欣喜未揠苗助长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10-01-08

  “可喜的是,灼灼虽学习不算拔尖,但身心健康,有明确理想。”张前提供了灼灼在参加名校自主招生时写的自荐信,灼灼的理想是“大学期间觅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先贤旧踪,攻中文兼新闻学,毕业后‘揽九天星斗写千古文章’,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鼓与呼,是我孜孜不懈之追求。”

  记者看到,信中灼灼还对父母及其生长的环境,甚至经历过的挫折都表示了感恩:“自小,妈妈每晚在睡前讲童话故事;小学阶段起,爸爸要求每天背古诗文,背《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精编;而自己,也有广泛的阅读选择,中外名著、文史科学等,在我起居的每个角落,被我用手指细细地丈量。在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现代文明的催化下,我开启了想象的翅膀,让我可以在多梦的花季,将每一次来自心海的触动写成文字,又在文字中感动,于这份感动中思索人生,尽己责任。”

  父母欣喜 未揠苗助长

  在张前心目中,灼灼并不是什么名小作家,而只是个热爱环保、关注时事、富有爱心的普通女孩。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也不希望她成什么‘名人’。身心健康成长最重要。所以,从灼灼懂事起,我们就告诉她,如果一个人总想着自己,不想着别人,那么,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在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地注重互相关心。比如:家人过生日,都要互赠礼物;逢年过节给家里老人寄钱寄物,都有意识地带上她;有时在街上碰到行乞者,如果是身体健壮的,我们一概拒绝,并告诉灼灼,行乞是一种万般无奈下的举动,有劳动力的人就应该自食其力,但对一些严重残疾和幼儿病妇,我们都会让她给一些。小学时,她还约小朋友一起专程去粤北助学。”

  在父母的要求下,灼灼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而老师对其日记如此评价:“灼灼的文字有一个长处,就是真情流露,能打动人。”这也是张前最欣赏女儿的地方。

  北京申奥期间,为了表达期待申奥成功之激动心情,灼灼曾写信寄给奥组委,这也源自她的一篇日记。日记中,灼灼以书信体的形式写到她做的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与一个美国小男孩争论中国能不能办好奥运时被萨马兰奇先生听到。听完了她的论述后,萨马兰奇表示支持中国申办奥运。

  爸爸看了她的日记后,支持她把这封信发出,寄给奥组委。最后,灼灼收到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的亲笔回信。

  张前说,灼灼无论是写童话、日记,表现最多的内容,总是扬善除恶、不畏强暴、扶助弱小;童话中有“除宇宙恶魔”、有“治霸道的美国总统”这样的行侠壮举;而日记中,也有大量爱心流露的记载。采访中,她给记者念了一段灼灼小学时写的有关动物命运的悲叹———“真希望国家能制定一部严厉的动物保护法,对那些残害动物的人,让他们去无偿地为动物们搞卫生、找食物,让动物们也能受到公平待遇!”

  张前告诉记者,灼灼曾发起成立了学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并被推选为会长。现在即使学业繁重,灼灼依然坚持抽空去福利院探访做义工,“当不少家长对灼灼创作上的成绩称奇叫好之时,我们更欣喜的在于,灼灼是按着普通孩子的 生活轨迹 成长起来,绝没有以塑造‘天才’、‘神童’的模式搞揠苗助长。”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