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父母奖励 高中生零花钱占其收入1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2-14

  中国父母在孩子身上,基本“不差钱”。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昨天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父母喜欢用物质奖励孩子,高中生每月拿到的零花钱,占到中国城镇居民月平均收入的17%。

  这项调查于今年10月进行,旨在了解当代“90后”高中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调查抽取了北京、上海、宁夏、辽宁、陕西和湖南等6省市的一线城市10所中学的1537名高中生,并与美日韩高中生进行比较。

  调查显示,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比例,远高于美、日、韩三国。受调查者中,59.4%的中国父母定期给孩子零花钱,日本是56.2%,韩国为44.4%,美国只有21.4%。而且,中国父母喜欢用金钱来奖励孩子努力学习,学习成绩越好,得到的零花钱越多。中国孩子通过做家务、打工等赚零花钱的比例不足2%。相比之下,美国高中生最为独立,他们通常以自己的劳动赚得零花钱消费,比例达到89%。

  据调查,与三年前相比,今年中国大城市高中生每月获得的零花钱,提高了三分之一。目前6省市受访高中生平均每月零花钱为250元左右,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去年我国城镇居民年收入为17175元,平均每月1431元,这意味着,大城市孩子每月的零花钱要占城镇居民平均月收入的17%;而在美、日、韩三国,孩子零花钱仅占其城镇居民月收入的2%-4%。调查项目负责人杨雄博士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大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90后”学生的零花钱,大多花在什么地方?调查显示,男生多用于游戏厅、网吧、外出吃饭;女生主要用于服饰、书籍、零食等。成绩好的中国高中生,购买课外书籍比例明显高于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除零花钱之外,孩子们的大额支出,如衣服和其他产品消费等,80%还由父母购买。

  中国孩子的“金钱观”比较传统。对调查问卷中的不少问题,如“是否为赚钱可以不择手段、是否想尽量结交有钱的朋友、结婚是否找有钱人更好、是否有钱人更受尊敬”等,多数受访者都给出了否定回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