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隔代教养比例不断攀升、家庭教育进入"独二代"时代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柏玲 王呈恺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3-12

       作为沪上首个专为爷爷奶奶开设的培训班,上海老年大学“孙辈教育”研修班终因乏人问津,敌不过招生火爆的钢琴、摄影、烹饪、交谊舞,在开办三期后偃旗息鼓。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要学习?不少老人觉得不可思议。一边是隔代教育比例快速攀升,一边是“孙辈教育”门庭冷落,这让家庭教育专家心生忧虑:隔代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养能力的提升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上要有所转变。

  家庭教育进入“独二代”时代

  高爷爷和老伴5年前先后退休,但清闲日子没过多久,孙子滔滔就出生了,老两口自动“转岗”,承担起孩子的日常照料工作。

  在家庭中,祖辈挑起养育“第三代”的重任,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88.9%由祖辈教养;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已占到总数的一半。

  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专家乐善耀认为,城市隔代教养比例不断攀升,和近年来城市家庭“独生父母”现象有关。随着70后、80后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他们已成为我国第一代“独生父母”,家庭教育也随之进入“独二代”时代。在“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中,孙辈数量减少,物以稀为贵,双方老人纷纷将照顾这唯一的“希望”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独生父母”没有承担责任

  自7年前外孙女妮妮降生以来,张阿婆就开始了“全职外婆”的生活,除了对付孩子的“吃喝拉撒”,还要紧跟当下的早教潮流。而女儿、女婿小夫妻俩却一身轻松,继续享受悠闲自在的两人世界。去年妮妮上小学了,张阿婆又多了陪读辅导的任务,她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在不少“独二代”家庭里,第三代日夜均由祖辈照顾,年轻父母参与不多,有的甚至不参与。这些“独生父母”从小到大事事由父母包办,如今索性把教育子女的任务也全权交给祖辈;而祖辈家长也习惯性地包揽本该由年轻父母自己承担的子女教育责任。

  上海社科院一份儿童家庭的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家庭中近一半的“独生父母”家庭完全依靠祖辈来照料孩子,比非独生父母要高出近20%,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中。

  祖辈家长要做“老学生”

 “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最容易产生问题。”对这种错位的隔代教养方式,乐善耀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但一些爷爷奶奶却并不以为然,“我们的子女都是自己一手带大的,现在孙子还不是一样带。”

  杭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韩似萍认为,老人在养育孩子方面有经验上的优势,但过去的经验不一定全部适应今天,现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必要去扮演一个“老学生”的角色,除了提高现代教养儿童的能力外,祖辈家长还有一个观念转变问题。祖辈在对第三代的养育中要合理自我定位,当好称职的配角。乐善耀作了这样一个比喻:“父母的亲子教育就好比母乳喂养,祖辈教育则是辅助的人工喂养,祖辈教育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的教育。”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宝祥认为,孙辈教育,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学校要为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必要的孙辈教育指导帮助,社区要关注那些祖辈家长的烦恼与困惑。他还特别呼吁已为人父母的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们,“工作再忙,时间再紧,养育自己的下一代责无旁贷,绝不能一推了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