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误解使“聪明的笨蛋”雪上加霜 关注读写困难孩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6-01
        如果你的孩子读写困难,请别……

       7岁的小林(化名)在北京一所小学读二年级,不知从何时开始,被老师贴上了差生的标签。他似乎是典型的“学困生”:不好好学习,爱动爱闹管不住自己,甚至被认为是弱智。

    “在学校就凑合着过吧。”这个男孩口头经常念叨着这句“衰老又无奈”的话。

        小林无法连贯地读好已经学过的课文,写字永远不能按照笔划顺序,写出来的字有大有小,乱七八糟。在专家眼里,这类孩子智力非常正常,甚至有些人还超常,但问题是,他们一旦面对字的时候,就像面对着一团黑线,即使写过许多遍,还是不能通顺地念出来。在老师的一直以来不耐烦的眼神下,这些孩子对上学没有一点兴趣,甚至厌学。有人称呼这群人“聪明的笨蛋”。

       这一概念是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1963年4月6日在“知觉障碍儿童基金会”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的。这些“聪明的笨蛋”不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而是他们存在一种天生的问题“读写困难(Dyslexia)”。“读写困难”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读写能力上落后的现象。研究表明读写困难跟大脑异常发展和小脑发育迟缓有关。

       摘不掉的“差生”帽子导致错乱的人生

       北京教科院曾做过一个调查,北京中小学生中有10%的孩子存在读写困难。但只有极少的读写困难儿童,被及时发现和得到专业矫治。

        我国对于儿童读写困难的教育研究相对落后,但近几年随着这一问题的不断增多,也有一些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犯罪青少年中50%存在读写困难;在弃学者和网瘾儿童中,80%以上的人都曾经患有读写困难或注意力缺损多动等障碍;只有8%读写困难者能完成大学学业。

       只是因为一种生理原因被扣上“差生”的帽子,即使经过自我克服,这些孩子也会从小在心里有一种自卑和压抑,从而导致错乱的人生。

        2007年4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主犯、韩国留学生赵承熙的简历中有他在少年期存在“Dyslexia and Reading Disabblite(读写困难)”的记录。有人分析,这种经历与他今后的心理、精神变化有关。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