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一周2 个孩子被家长打死 该怎样教育孩子引热议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6-21

   高先生等3名学生家长

       座谈会开始了半个小时,受邀的家长高先生才匆匆忙忙赶到会场,因为一大早他又跑出去寻找离家出走的儿子了。

       31岁的高先生是清涧县人,有一个10岁的儿子。“我穷了一辈子,把儿子带到西安就是想让他换个环境。”高先生说,他很爱儿子,管教得也很严。但两年前,孩子开始偷同学的东西,甚至偷老师的钱,还经常说谎。他打过骂过也试图沟通过,但无济于事,“我每次打完娃后,都恨不得把自己的手剁了”。去年冬天,儿子出走,他找得非常辛苦,后来还是妻子的一个同事在公园里偶然发现了孩子。高先生说,前几天,儿子又出走了,“我该怎么办?”

       观念错位让家长和孩子难沟通

       许建国:爱孩子难道是用巴掌爱、用棍棒爱吗?现在很多家长需要重新理解“爱”。观念错位造成家长和孩子难以沟通,很多家长用自己小时候的教育观念教育现在的孩子。但现实是,现在孩子性早熟而心理却不够成熟,社会文化多元也让孩子变得很复杂,如果还采取传统的打骂等老办法是行不通的。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平等也是最基本的教育,要对孩子理解、宽容、耐心。

       俯下身子做孩子的朋友

       张彩凤:现在很多家长不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不知道孩子所思、所忧、所盼。要想与孩子沟通就要读懂孩子的心,俯下身子做孩子的朋友。教育孩子,首先要提高家长的素养。社会上对孩子的教育机构很多,但是针对家庭教育的培训却是一个空白。

       学会容忍孩子的一些问题

       田文珍:家长应该学会容忍孩子的一些问题,一个未成年人的表现如果像成年人,正常吗?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才是正常的。孩子有缺点,很多家长会立即制止,甚至使用暴力,这样的频繁纠正会让孩子无法授受。

       不要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

       宁焕侠:2008年省妇联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家庭暴力投诉中,儿童遭受家庭暴力仅占3.4%。这个数字不代表现实的情况,因为儿童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大多是不知道怎么办的。而传统观念中,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已司空见惯,其根源在于很多家长把孩子像物品一样,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

        建议将亲属纳入监护人范围

        张冬生:法律规定,对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家庭,剥夺监护权。剥夺了父母监护权后,孩子无处可去,社区能力有限,政府没有相关机构。

       建议把亲属纳入到监护人范围内,让亲属来干预家庭对孩子使用暴力。我国是亲情社会,自古有“疏不间亲”的传统,政府或社会的干预反而会激化亲子矛盾。而法律规定,剥夺父母监护权后由居民委员会和父母单位继续监护孩子,但是这一规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让亲属来继续监护孩子,不仅符合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更具有操作性。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