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陪读,家长无奈的选择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0-18


        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家长们使出了全部的招数,而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现状,更加剧了这种趋势,择校让学校与家的空间距离不断增大,众多家长也不得不加入到陪读行列。

         生活围着孩子转

        “早晨6时半做早餐,快7时叫醒儿子,7时半出门上班。中午12时半准备午饭,1时半叫醒午休的儿子,简单收拾好就得上班走。晚上回来能喘口气,10时还得为儿子准备夜宵,这就是我一天的生活。”10月12日,做了一年陪读妈妈的白慧萍说。

         白慧萍在太原市长风街有套住房,儿子去年上了太原五中以来,她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开始了这样的生活。“住在这儿,不仅上班更远了,每月1500元的房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紧张的生活,有时感到身心疲惫。”白慧萍说。

        在省城,和白慧萍一样,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房子很旧且临街,但每年新学期前租房子的人很多,晚了可能就租不上了。”在太原市并州路租了套房子陪女儿的张洁说。

        在太原市育英中学读高中的吴小佩的经历仿佛是新版的 “孟母三迁”。吴小佩说:“读小学时,父母就计划在好点的中学附近买房。小学毕业,她们家从太原市胜利街搬到了五一路。上了高中,今年父母又不辞辛苦地把家搬到离学校最近的地方,重新租了房子。“每次搬家都是为了我上学近,他们从不考虑自己是否方便。”

        辛苦也好,无奈也罢。如今,陪读家长的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母亲加入到当代“孟母”行列。

        优质资源不均衡是根源

        中学生已经具备基本自理能力,为什么众多家长仍要选择陪读,采访中一些家长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白慧萍说,儿子所在学校的旁边有不少小饭店,日常生活也能自理。上了高中后,也考虑过让他中午在学校或附近小饭店吃饭。但这样儿子每天早上6时就得起床,下了晚自习再回家,就有点晚了。现在孩子的学业负担很重,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免去孩子路途的劳顿。

        “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是否能考上好大学,现在也是关键时期。”白慧萍的话也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与白慧萍相比,家住太原市坞城路的胡梅多了几分无奈。她说:“儿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还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为了能进太原师苑中学,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刚开学时担心他放学后去网吧,每天接送,可这样也很麻烦。前几天,好不容易在太原市双塔寺街租了间房子,条件不是很好,只能是我陪着儿子住。”胡梅说。

        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是陪读热愈演愈烈的根源所在。“放着舒适的家不住租房住,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许多家长如是说。

        父母陪读需理性

        家长陪读,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同时也让部分学生承受了无形的压力。“有人陪着当然好,但也感到有种压力。”10月12日,在省实验中学附近高考补习班复读的郭文说,现在补习,母亲专职陪读。“上次学校考试很不理想,这两天睡不着,没告诉妈妈,怕她担心。”

         郭文说,上中学时和同学神侃是她最快乐的时光,但复读压力大。“如果明年还考不好,就太对不起爸妈了!”从郭文的言谈中,记者感受到她的心理负担。

        太原市七彩阳光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师侯洪顺说:“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陪读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也使家长容易从心理上产生更高的期望值。若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失落感,因此,要调整心态理性对待。”

        学习只是孩子成长和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对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自立;作为家长,不仅要培养优秀的孩子,也要有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家长如果把学校教育变成孩子的惟一任务、家庭的惟一重心,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记者 王珏 通讯员 孙继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