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十岁娃没剥过鸡蛋虾壳 现在的娃为啥越来越自我?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2-04-05

       过度保护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各项技能,但忽视了孩子的独立能力。从长远看,反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学习上的。

   “现在,很多孩子独立解决困难的意识相当薄弱。特别在遇到困难时会害怕、会躲避,依赖性特别强。”

       蔡老师说,她认识一个孩子,平时爷爷奶奶带得多,她发现这个孩子不太会整理书包,每天的本子、文具都是一股脑儿放进书包,但第二天到学校,书包却是整整齐齐的,已经有大人帮他整理了。蔡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做作业,看到不认识的字、看到要动脑筋的题目,就不愿意去碰。

   “你会发现,父母的这种做法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成绩。现在的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我要找大人’,而不是自己想一想‘我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他也不会向同伴请教。这已经不是一两个孩子的问题了,是目前很普遍的现象。”

       给孩子多一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两位老师给了一些建议。

       巴春媚建议,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比如,读书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读书是给他自己读的,不是给父母读的。

       巴春媚说,她曾听到过这样的事。第一天,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时没看仔细,第二天孩子没得满分,回家之后来抱怨父母,而父母听到孩子的抱怨后还勇于承认错误,向孩子检讨:这次没帮你检查好,是妈妈不对。

    “做作业明明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最后作业做错了怎么能反过来怪父母?”巴春媚说,她并不是反对父母帮孩子检查作业,而是建议父母要把握好“度”。

       其次,巴春媚建议,家长要给孩子多一点自主的时间、空间甚至是经济。

       比如,回家后的时间,让孩子自主安排,孩子的房间自己整理,孩子的零花钱自己支配。

       曾有位家长带儿子请教巴春媚,说孩子做作业太磨蹭,每次都是边做边玩,不专心。“那个男孩很可爱,也很聪明。”巴春媚说,当时她让男孩在她面前做了一份试卷,没想到,40分钟的试卷,他20分钟就做好了,且准确率还很高。

       问了下男孩,为什么试卷做得这么快,在家里做作业却那么磨蹭?男孩指了指妈妈说,因每次回家做好学校布置的作业后,妈妈总会另外塞给自己一堆作业,“反正快点做完也不能玩,还不如做得慢点,边玩边做。”

    “父母把孩子管得太牢了,容易让孩子有逆反心理,想出办法来‘对付’父母。”巴春媚说,这样做,反而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

       巴春媚还建议,家长要多放手,但却不能放任。

    “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不能做的,父母要指导着做。”巴春媚说,对于孩子来说,学习过程是漫长的,也许开始时会很慢,家长要学会等待,让孩子慢慢成长。

       巴春媚举了个系鞋带的例子。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系鞋带,小朋友做起来则往往很费劲。这时候,为节省时间,很多家长都会蹲下来直接帮孩子系上。“父母要多想,如果不给孩子锻炼机会,他要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学会系鞋带?在家里,父母可以代劳,但在学校里,鞋带散了,孩子要怎么做?”巴春媚说,其实,像盛饭、洗完、扫地之类家务活,家长都要让孩子学着去做。孩子也是家庭一员,也有义务分担家务活。

    “首先,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在安全前提下就可以。哪怕做得不好,也要让孩子试试,多给他一些机会。”蔡健老师举例道,比如,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诸如挂红领巾、洗餐包、整理书包、刨铅笔、准备文具,等等,都是他自己该做的事。

       第二,要多鼓励孩子。“没有天生会洗碗的孩子,都是在不断练习中学会的,家长一定要学会鼓励。哪怕做得不够好,也要鼓励他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同时,还要把方法教给孩子,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这个很要紧。家长帮孩子一步一步来,从扶到放,等孩子完全有这个能力,适当时检查监督。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鼓励,很重要。”

       最后,蔡老师认为,如果是与老人一起带孩子,取得老人的支持,至关重要。“全家人一定要一条心,最怕的是大家思想不一致。”(记者 金丹丹 张丽红)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