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昌
中小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近日陆续揭晓。面对孩子的成绩,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家长因为过度担忧竟然在这几天开始失眠。怎样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已成了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
对于家长这种普遍担忧,有一位老师网上发了一个微博,很让人感动——
“当您下周看到孩子成绩时;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自己的那朵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她长大,陪着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它是参天大树。”
前日,在省会一小学读三年级的小语,晚饭后,和父母一起看完一档电视节目,便各自回屋休息。
客厅的钟表,滴滴答答地响着,小语的母亲黄女士却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小语的数学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整个学期,黄女士几乎每个周末都会陪女儿去上奥数辅导班。填补小语数学方面的不足,已是小语妈妈的心头事。
考试结束当天,黄女士就不厌其烦地问小语的数学考得如何。面对提问,天真的女儿不停地摇头。而恰恰就是女儿的摇头,让这位母亲的心又一次揪了起来。
时针已经指向了午夜2时30分,黄女士从床上爬起,跑到女儿桌前拿起小语曾经做过的数学试题翻了起来。
起初答应过女儿,只要数学能考出好成绩,全家都会给予她物质奖励。现在,黄女士又变得后悔起来,成绩与金钱挂钩,会不会导致孩子一味追求物质奖励的心理,对她的发展不利。
同时,她还担心女儿恶补数学知识,会不会忽略了其他几个科目。其他科目的成绩倒退了,又该怎么办?
“时常为孩子的将来发愁,仅靠辅导班提高成绩,会不会影响她以后的发展。”黄女士说,但她又不想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考不好,家长会上我也觉得抬不起头。”
每次期末成绩揭晓,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不少家长因成绩下滑而数落孩子,也有的家长看到成绩进步便不惜拿出重金,试图激励孩子继续努力,这些做法是否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呢?
河北经贸大学乔蕾老师说,对待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家长不应以孩子考试成绩高低来决定奖励的标准,尤其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攀比或数落孩子,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才是最重要的。“分数固然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但试卷的难度不同,分数自然会有波动。”乔蕾说,成绩只能代表一个阶段,家长应有正确的分数观。
乔蕾说,如果孩子考不好,家长态度粗暴,或在亲朋好友面前数落孩子,只会让孩子低落的情绪更加低落。“当孩子学习、考试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应给孩子以鼓励,帮助他修正学习目标,并帮助孩子寻找、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学习方法。”乔蕾说,对于经常遭遇失败的孩子,要用肯定的方法来逐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另外,对考试一直比较顺利的孩子,也要在适当时候有意地制造一些困境,让他经历挫折和失败。
对于有的家长对孩子许诺,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树立正确的奖惩观。“如果考试得了多少分或拿了第几名压岁钱就多,如果考不好就少,这些并不能促使孩子好好学习。”乔蕾说,这种激励的方法,还可能会使孩子过于追求表面的分数,而采取投机取巧、作弊、欺骗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