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5岁娃胆子小,父母花样百出练胆 娃娃胆小怎么办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9-28
办法三:口才班练胆量(失败)
罗欣同事的小孩冬冬从三岁开始学语言,得知罗欣的困惑后,同事告诉罗欣,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口才班,就是为了给孩子练胆,“你想想,在众人面前都能侃侃而谈,胆子还会小吗?”
于是,罗欣又给丁丁报了一个口才班,半个月后丁丁把“八百标兵奔北坡”之类的绕口令背得烂熟。
罗欣觉得孩子总算有变化了,恰逢朋友婚礼,罗欣信心十足地把丁丁推上了舞台。没想到,站在舞台上的丁丁满脸通红,司仪连问几句后,丁丁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专家支招>
家长要多多鼓励,让孩子独立
昨天,罗欣也反思了一下,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的做法可能让孩子受到了影响。
罗欣说,丁丁两岁多的时候,由于平时丈夫经常出差,晚上都是罗欣哄丁丁睡觉。活泼、爱动的丁丁在床上蹦蹦跳跳就是不睡,让罗欣特别头疼。后来,罗欣发现,丁丁特别害怕电视里的大老虎。于是每到睡觉时罗欣就用大老虎吓唬的方式让丁丁睡觉。罗欣认为,可能正是这种动不动就吓唬的方式,使孩子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慢慢就胆小了。
南开小学校长钱小波说,对于孩子胆小的现象,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父母性格内向,孩子也会遗传这个特点,有时候,家长不了解孩子的个性,会采取一些适得其反的锻炼,这样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另外还有就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钱小波表示,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哭闹时,会用一些鬼神之类的东西吓唬孩子,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这样会导致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一些恐怖的画面,让他们在做事情时畏首畏尾,就会变得胆小怕事。
对待胆子小的孩子,要让他们独立地做一些事情,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家长的鼓励也可以让孩子变得坚强。再胆小怯弱的孩子,也有“大胆”的举动,做父母的,要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
罗欣同事的小孩冬冬从三岁开始学语言,得知罗欣的困惑后,同事告诉罗欣,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口才班,就是为了给孩子练胆,“你想想,在众人面前都能侃侃而谈,胆子还会小吗?”
于是,罗欣又给丁丁报了一个口才班,半个月后丁丁把“八百标兵奔北坡”之类的绕口令背得烂熟。
罗欣觉得孩子总算有变化了,恰逢朋友婚礼,罗欣信心十足地把丁丁推上了舞台。没想到,站在舞台上的丁丁满脸通红,司仪连问几句后,丁丁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专家支招>
家长要多多鼓励,让孩子独立
昨天,罗欣也反思了一下,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的做法可能让孩子受到了影响。
罗欣说,丁丁两岁多的时候,由于平时丈夫经常出差,晚上都是罗欣哄丁丁睡觉。活泼、爱动的丁丁在床上蹦蹦跳跳就是不睡,让罗欣特别头疼。后来,罗欣发现,丁丁特别害怕电视里的大老虎。于是每到睡觉时罗欣就用大老虎吓唬的方式让丁丁睡觉。罗欣认为,可能正是这种动不动就吓唬的方式,使孩子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慢慢就胆小了。
南开小学校长钱小波说,对于孩子胆小的现象,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父母性格内向,孩子也会遗传这个特点,有时候,家长不了解孩子的个性,会采取一些适得其反的锻炼,这样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另外还有就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钱小波表示,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哭闹时,会用一些鬼神之类的东西吓唬孩子,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这样会导致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一些恐怖的画面,让他们在做事情时畏首畏尾,就会变得胆小怕事。
对待胆子小的孩子,要让他们独立地做一些事情,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家长的鼓励也可以让孩子变得坚强。再胆小怯弱的孩子,也有“大胆”的举动,做父母的,要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