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孩子屡教不改,原因都出在父母身上……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7-11-22
    Professor最近在博客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美国女高中生因为在课堂上出口骂脏话而被学校和市政府罚款。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样的惩罚对孩子来说是不是过于严厉,但Professor却认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女高中生穆琳斯在课堂上说了脏话,被老师上报给了学校,学校开出340美元的罚款。穆琳斯说自己是被同学激怒才使用了不文明的语言,但是自己很小声,因此抗辩无罪。
    但穆琳斯却缺席了听证会,又被市政府加罚了100美元。之后又因为拘票和追债分别罚了50和147美元。最后的结果就是,穆琳斯不得不以做服务生来赚钱交纳这637美元的罚款。
    看到这里,Professor不禁想到,孩子缺乏认错觉悟和规则意识,追根究底是早期教育的缺失。
    其实,孩子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错误却不敢承认、不去改正、不能从中的吸取教训,只想一味的隐瞒下去,不想被别人知道,那么这个孩子以后就会犯更大的错误。
    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引导自己。所以需要家长不断提醒和教育他如何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
    在孩子做了错事之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最关键,它能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究竟如何去教育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呢?Professor倒是有些看法:
    
    父母树立榜样
    生活中家长冤枉孩子的事情并不少见:Tom的爸爸看到书房里书橱翻得乱糟糟的,Tom正坐在地上翻找着什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肯定是好动的Tom弄乱了书房,于是对着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通,并惩罚他收拾好书柜。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后,Tom妈妈回来了,并解释说由于着急找一个证件而翻乱了书房,没来得及收拾好。
    这时爸爸知道自己错怪了Tom,心里很矛盾:“我需要正面道歉吗?我是爸爸,如果向儿子道歉他会不会从此轻视我?”
    可是转念又想到作为家长教育孩子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一番思考后,爸爸终于鼓起勇气,诚恳地跟Tom道歉。而Tom并没有因此疏远或者轻视爸爸,反而觉得更贴近爸爸,同时也受爸爸的影响,成为勇于承认错误的小男子汉。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孩子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父母即使自己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但是,Professor却要说,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使家庭关系变得融洽,而且可以用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这样反而会赢得孩子的尊敬。
    
    拒绝谎言,
    引导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一天,父亲让华盛顿把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他一不留神,砍倒了唯一的一棵樱桃树。华盛顿意识到自己闯下了祸,害怕受到责罚,就用杂树把樱桃树盖起来。
    父亲知道儿子犯下错误,但却没有批评他,反而还表扬了儿子杂树清除的很干净。华盛顿惭愧地把实情告诉了父亲。因为华盛顿鼓足勇气承认错误,父亲原谅了他。
    华盛顿从父亲那学会了勇于担当的品质,这对他一生的成长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Professor想,聪明的家长都看到了华盛顿父亲教育的智慧,当孩子做错事情,可能因为害怕惩罚,而选择说谎逃避责任
    作为家长,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孩子,给孩子一点时间,或者像华盛顿的父亲一样,用智慧来引导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Professor点评:
    
    由于孩子年龄小,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孩子是伴随着错误成长的。”
    是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大胆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一个人只有在承受和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才能深切感受生命的顽强与伟大,并且,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更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发挥潜力,学习新的技能,完善自我。
    不要怕孩子犯错,引导孩子学会承认错误更有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