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孩子12岁前,家长需完成的3大任务!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7-11-08
    孩子0-3岁
    家长任务:一定要自己带
    当我们深入了解孩子在0-3岁期间的成长经历时,就会发现很多儿童的行为问题都和家长的观念和教养方式有关。
    比如,有个孩子在学了《丑小鸭的故事》这篇课文后,马上就说:“我就是那只丑小鸭。”老师就鼓励他说,丑小鸭也能变成天鹅呀!但这个孩子却说:“我不可能!”
    我们了解了这个孩子早期成长经历,发现他在三岁以前不是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这些早期成长经历可能就和这个孩子在学校表现出来的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不高有一定关系。
    如果孩子没有在0-3岁这个阶段建立安全感,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一些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可能会表现得过分依赖,也可能完全不信任别人。

    孩子3-6岁
    家长任务:提供各种刺激
    3-6岁的孩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发展出了自主意识,孩子好奇心很强,要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我们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就体现在支持、鼓励和引导孩子接触、探索这个世界。
    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大脑的发育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事物来刺激的。换句话说,孩子看得越多,建立的具象越多,他的大脑发展就越丰富。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变得聪明起来,就是要让他看各种各样的东西,具体的、抽象的、现实的、书本的……

    孩子6-12岁
    家长任务: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6-12岁主要是小学阶段。父母在这个阶段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发展的最佳时期,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大量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只有在这个阶段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孩子今后的成绩上升才会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培养阅读习惯,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孩子挑选不同类型的书籍。就像给孩子吃东西一样,选择图书也要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如果只是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那样并没有多大益处。给孩子读书,就要内容多元化,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视野变得开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