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孩子的家庭作业,家长到底该不该管?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7-12-08
前有陪娃写作业的咆哮妈妈,后有陪娃写作业气出心梗的家长,都说不谈作业时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一谈作业就上蹿下跳,一片喊叫。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留给孩子的作业成了给家长渡的劫。
现在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家庭作业不布置给孩子,反而发到家长群里面,家长没回家,孩子的作业就也没有完成,等到家长下班以后再陪孩子完成当天的作业,再检查、批改好签好字,第二天孩子再“完美”的交给老师。
所以很多家长开始疑惑,这些家庭作业到底是留给孩子的还是留给家长的,也开始不解,批改作业本来就是老师的职责,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了家长的责任。
仔细想想,确实如果孩子交上去的全是家长帮着修改过的作业,老师看到的全是正确的答案,没法掌握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也无法判断班级对知识点的整体掌握情况,看不到真实的教学成果,也不利于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另外家长忙碌了一天之后,也没有很多的精力去陪孩子写作业,加上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可能不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知识,只能上网搜索答案,这样也不利于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权当是完成任务似的完成家庭作业了。
今年九月份开学的时候,浙江金华某实验小学发出了一份“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的公约。公约中提到:
“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这一举动让很多家长纷纷表示赞同,并长舒一口气,但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敢放手让孩子独自去面对家庭作业,凭一口仙气吊着也要亲自教孩子做作业。
究竟孩子的家庭作业,家长该不该管呢?
家庭作业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更有效率的完成作业。由于各种情况演变成了以家长为主的模式,变成了对家长文化知识的考验,完全有悖于初衷。
其实只要改变一下方式,家长不必那么费心,孩子也能很好的完成家庭作业,让家长作业回归成为属于孩子的家庭作业。
1.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干涉太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只需要知道孩子的作业内容、作业量以及需要花费的时间,跟孩子商定好时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要去干涉孩子,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题目时,可以主动的向家长请教,其他时候家长不必陪在身旁。
2.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孩子做作业不单单是为了学习,更是培养自觉自主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提高孩子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要求孩子认真的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养成专注、细心的习惯。
3.教会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方法
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检查作业,但在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有漏掉的地方,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先让孩子自己对照检查,再补上。慢慢地让孩子形成自我检查的习惯,这样孩子自己检查一遍之后,父母可以省事很多,也让孩子养成查漏补缺的习惯。
家庭作业是对孩子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巩固,作为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让家庭作业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