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大教育,小欢喜 ——新时代家庭教育展现良性发展
来源:大河网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19-09-23
     □新华社记者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家庭到学校,从教育部门到妇联,社会各个层面越发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更加支持家庭教育的发展,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局面逐步形成,家庭教育展现良性发展。
    北京高中生小正的遭遇让很多人唏嘘不已。小正的父母对他要求高,也寄予厚望,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了“强势”“冷漠”的角色。不仅对孩子被同伴欺负的情况毫无察觉,还经常批评甚至打孩子。
    初中开始抑郁,高中严重抑郁,最终在一次冲突中爆发,小正涉嫌故意杀人。悔恨让小正的父母不停地流泪,但孩子的成长再也不能“复盘”。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原生家庭中是否有爱与温暖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以及未来人际关系、婚恋关系是否和谐的保障。”北京今雨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舒唱说,这份爱与陪伴似阳光,可以升出“小太阳”。
    山东济南舜耕小学“爸爸俱乐部”成立十年来,定期安排爸爸们走进教室上一堂课、组织校内篮球赛等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了“家长护卫队”“辣妈联盟”等家长组织,家长和学校成为互融共生的生态教育共同体。
    舜耕小学语文教师孙潇童说:“鼓励爸爸妈妈走近孩子、走入学校、走进教育,才能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越管逆反心理越强”,湖南涟源市民卢顺利对此体会很深。她有两个孩子,“家庭教育”一直是她最大的挑战。
    “不少家长、孩子都因为教育不对称痛苦不堪。很多家长来学校找老师求助,希望我们能‘支招’家庭教育问题。”长沙砂子塘泰禹小学校长李臻说。
    湖南教育出版社联合国内多个家庭教育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团队联手打造的网上家长学校,整合“家校社”资源,搭建家长交流平台,全面助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女儿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河北石家庄市民边娜母女俩的关系就变得紧张。
    许多家长都有过跟边娜一样的困扰,面对这种状况,河北省教育厅创立“家长第一课”,邀请家庭教育名师,对家长进行年度家庭教育解读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新年级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典型表现。
    “家长第一课”让边娜知道了问题出在哪儿。“孩子成长了,心理、生理都发生了变化。但我还停留在过去,已经跟不上孩子的成长。”边娜说。
    南京市鼓楼区马颖雯一家以前相聚的时间并不多,丈夫王奎工作需要长期出差,这些年来,带娃几乎成了马颖雯一个人的事。从今年6月起,《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父母应当与子女共同生活。
    “今年6月这个条例施行让我更有底气要求他履行作为父亲的职责。”马颖雯说,经过家人一起沟通努力,现在丈夫出差少了,遇到麻烦事,一家三口可以坐下来一起想办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启动“四好”幼儿家庭行动计划、“中国家长节”“心系妇儿——家庭教育空中课堂”等活动。暑期以来,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集中地区开展家庭教育和儿童关爱服务活动,50多万名高校大学生、巾帼志愿者等参与志愿服务。(据新华社昆明9月22日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