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引一注清泉沁童心
来源:长春日报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1-06-28
学生体验沙盘游戏。 孙建一 摄
在朝阳区北安小学有这样一个传统,在队会、班会中设置表演环节。如何“演”?日前,记者去《悔悟虚荣》主题队会上一探究竟。
“爸爸,我想买条新裙子,我的好朋友们都有漂亮的裙子。”
“爸爸,我想买个新书包,我同桌刚换了一个书包。”
“舞台”上,六年级的学生们正在表演心理剧《悔悟虚荣》,女主角总是喜欢和同学们比吃穿,爸爸在工厂受伤后,没办法满足她的需求,她也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好孩子,勤俭节约才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坐在“轮椅”上,身上多处包扎着绷带的“爸爸”与女儿相视而笑,女儿落下幡然醒悟的泪水,全剧终。
心理剧是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载体。“我们会根据学生在心理课、心语小屋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挑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或普遍存在的问题编排成形式生动的心理剧,让孩子们在角色体验中,感悟道理。”学校德育主任徐丹介绍,心理剧是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孩子们在参与中提高了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增强了积极情感体验。
多年来,学校一直在探索以学生为主,教师、家长多元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开展校园心理剧形式的主题班会、队会,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案例和小故事……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人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如同我们的身体会得感冒一样,得了感冒要及时就医,心理有问题了也要这样做,要树立及时求助的正确观念。”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办公室刘曈老师表示,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建立起规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家校共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协作机制,为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