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和孩子沟通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作为父母千万不要把天聊死
来源:百家号——微视角教育观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21-07-02
         导语:做父母什么是最难?与孩子交流,我想,肯定是个大问题。教孩子的时候,父母总会苦口婆心地劝孩子讲理,但是换回来的却是“我们沟通有代沟”,或者你那些大的道理,让孩子一直处于置若罔闻的状态,本来挺好的一个话题,结果硬生生变成了一个翻车现场。母亲:“今天我碰见你们的班主任!”小孩:“哦”母亲:“你不想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吗?”小孩:“不想”母亲:“为什么不想啊!”小孩:“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想!”母亲...
        01
        和孩子的沟通不要敷衍
        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的聊天都是这样结束的,从妈妈和孩子的聊天话语中我只能看到两个字“敷衍”,即使妈妈“引诱”孩子,也依然没有把话题继续下去。
        实际上,老师和母亲并没有说孩子的坏话,而是表扬孩子最近比较努力,让家长多鼓励孩子。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可以对父母说什么,无非就是说一些自己的坏话,所以孩子不想知道老师和妈妈说了什么,而且很排斥和妈妈交流。
        你们真的认为和孩子有代沟吗?其实,不会聊天、不会交流的是父母,这种“聊天终结者”的父母,永远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02
        什么样的父母是聊天终结者
        1、居高临下质问者
        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一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父亲丰富的人生经历,那时对我提出的问题,他总是不停地质问我,似乎他说的全是对的,我做的全是错的。久而久之,我尤其厌恶父亲的这种做法,以致后来我总是尽量回避父亲的问题。
        父母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高一等,因此在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时,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这就像公司领导每次都批评员工,员工心理也是极为反感的。在这个时候,孩子就像是被指责的工作人员,讨厌父母这种行为,自然会对你的提问敷衍应付。
        2、硬聊孩子不喜欢的话题
        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是无可厚非的,但要讲究方法,也要掌握说话的技巧,如果你只一昧地想要从孩子嘴里套出点什么东西,那就自然要往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去引导,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有聊天的欲望。
        反之,如果你的话题一点都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甚至使他们感到厌烦,那么这一天就会变得很无聊。
        3、聊天变成讲大道理
        与孩子聊天最怕的就是讲大道理,比如这些父母常说的话: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青菜有营养你不能挑食……这样的话不胜枚举,妈妈生怕少讲大道理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那些理论有用吗?回答是没用的,这种说教式的养育模式,根本不让他们明白做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会让孩子离父母越来越远。
        03
        和孩子讲道理不能“空谈”,要掌握三大技能,别把天聊死了
        不要怪罪孩子不愿与你交谈,没有孩子愿意每天听父母唠叨那些大道理,特别是与孩子沟通时,更要掌握技巧,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从而坦率地面对生活。聊天室不能说什么,你 gat到这三个技能了吗?
        1、共情---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表达感受
        为何儿童总能与同龄人闲聊?理由很简单,他们有「共鸣」,能了解对方的痛处,所以沟通没有障碍。假如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谈,那么自然就不会被他们排斥,这样就可以继续聊下去。
        2、忍住说教---多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不要什么时候都拿出那些大道理来,想必那些大道理的母亲不妨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必要的时候还让孩子们学会诉苦,这样孩子们才能以健康积极的状态与家长们交流。
        3、多用肢体语言---学会拥抱抚慰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孩子们也会有很多不顺心的时候,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烦恼,如果此时父母仅仅是一句训斥、质问,肯定会与他们疏远。
        父母不妨抱抱孩子,或是简单地一笑,将孩子口中的大道理化作动作,一种表情,传达给孩子,让他们知道,父母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
        和孩子的交流是家庭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一定能顺利沟通。有些父母非常烦躁,我说话稍多,孩子就不耐烦。我们不能对他们的世界视而不见。有些父母曾经是孩子说的都对,都好,一味地讨好孩子。可以归结为一般家庭中存在的两种沟通方式:抱怨型和迁就讨好型。
        04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仔细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并将他们视为成年人平等对待。凝视孩子,多用关心的目光,让孩子明白你在倾听,时刻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如果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请家长一定面带微笑,认真聆听,先不要急着打断孩子,只有在孩子的倾诉中,才能更多地了解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永远不要听孩子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讲话,这样孩子以后可能会不愿与父母沟通。
        与儿童交谈时,若要充分吸引儿童的注意,就要确保让儿童能听懂。所以,最好用短一点的句子,并不断重复,直到孩子明白为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无论是在词汇的选择,还是在语速和语调上,都要把握好时机,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交流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恰当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兴奋剂和润滑剂。父母恰当地肯定和欣赏自己的孩子,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也可以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好感,因此,他们更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结语:您总是认为孩子长大了就不愿意再听您唠叨,但您不知道孩子想听的并非您所说的那些大道理,希望孩子能够放下戒备与您畅谈心事,首先父母要学会改变他们沟通的方式,这样您就可以打破“聊天终结者”的魔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