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每一个家长,都需要教育的自信与从容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1-09-02
9月1日是个大日子,这不仅标志着一个新月的开启,还标志着很多人生活的改变——或是开启了一个新的年级,或是走进了一个新的学校。
女儿上幼儿园了,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从入学报名到开学典礼,从家长体验课到新生家长发言,从购置学习用品到接送上下学,一整套流程下来,都是她妈妈操办的。
儿子升了一个年级。问及新学期的变化,他告诉我,若按以前的时间上学,肯定会迟到,因为教室上了一层楼。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整个班级都在热议他,像平静的湖水投入了一颗石子。
屡屡缺席孩子很多人生的第一次,我时常自责。作为父亲,我爱孩子,却因为工作繁忙,而分身乏术,只能心硬起来,眼睁睁地缺席。其实,我的心是痛的,也是愧疚的,一如大多数沉默的父亲。
下班归来,女儿穿上新校服,一脸灿烂地向我走来。那一刻,我由衷地为她高兴。转眼间,女儿长大了。正应了那句俗话,有苗不愁长。内心的成就感,扑面而来。
幼儿园园长曾对我说,孩子入园了会面临分离焦虑,而焦虑一方面来自孩子,一方面来自父母,希望父母也坚强,从心理上“断奶”。
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分别,从幼儿园入园就开始了。小小的他们,需要直面这个陌生的社会,熟悉一个新的环境,并从中找到自处之道,其间的慌乱或者迷茫,自是难免。但孩子惊人的适应力,通常让父母开眼。
儿子说,现在上学的年龄太早了,今后上学的年龄应该调到十几岁。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因为今后人的寿命会更长,可能活到一百多岁,要工作很久。十几岁上学,不正合适吗?想一想,其实不无道理。
我不禁想起我的幼年。七岁去上小学,老师嫌小,让八岁再来。因此,我从八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没有上过幼儿园。整整八年,我都是在疯玩中度过的,那无疑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每每回味起来,便赋予我无穷的力量。我常在想,我们这一代人,足够幸运地拥有整个童年。
而我们的孩子正在错失童年。孩子三岁入园,甚至两岁多就被送到幼儿园的,也大有人在。上学后,作业扼杀了夜晚,补习班没收了周末和节假日,各种名义的比赛、赞助费收割了家长的荷包。
生活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前所未有,几乎让每一个家庭都喘不过气来。不是父母的心在变硬,而是没有比较便没有伤害,很多人不得不为适应形势而拼尽全力。
是时候改变这一现状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可谓深得人心,正逢其时。我们太需要一种教育自信和从容心态了。
政策出台后,投射到每一个家庭,接踵而至的变化令人欣喜。
孩子拿到了成绩单,没有之前的数字,而是只有A和B。据说,85分以上都是A。考试成绩不排名、不公布。改卷的方式也由任课老师改调整为跨校交叉改。
可以想见的是,孩子不用担心因分数的下降或者考不到100分而焦虑了,很多家庭,因此少了热战和冷战。教育真正实现了去功利化、去名利心,孩子不再是考试机器,家长也不再是培训机构的提款机。
作业少了很多。一二年级取消了作业,三年级以上每天写作业不超过一小时。楼下的游乐场,不时能传来孩子的欢笑声。这在以往是不常见的。长此以往,孩子写到半夜、家长气得吐血的历史,将是一去不复返了。
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时传来。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取消了学区房,取消了重点班……课外辅导机构不得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学科类教育。
接到培训机构的电话,我们毫不犹豫地退了孩子的培训班。而我身边的父母,也莫不如此。退完,我们和孩子都长舒了一口气。没有了攀比之后,大家的心态也都放松了。
这个秋天,变化如此之多,来得突然,猝不及防。但令人欣慰的是,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变化,都在遵循教育的规律而来。
欣喜呼啸而至,心情亦如清晨的阳光,明亮而灿烂。我爱九月,爱这个月的一分一秒。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指向聚合的,唯有父母与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总有一天,我们会与孩子分开,任孩子在广阔的世界驰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陪伴孩子成长中,我们也在变得更好。我们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付出比得到更宝贵,生命有无限可能,生活有无限希望。我们可以更加平和、更加有耐心、更加有爱心、更加从容且坚定。在陪伴孩子成长中,我们也在成长。
尽管工作多年,我不知道孩子的学校、班级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开了哪些课、老师姓甚名谁,甚至不知道上下学的时间和接送要求。作为父亲,我是不合格的,但在家庭的分工之下,我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岗位上,爱自己的事业,做好应该做的事,乐在其中,倾心尽力。从我身上,投递给孩子的,将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从容与自信。
孩子,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自己,爱父母,爱自然,爱祖国,爱每一个日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