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家庭教育指导师”交钱即可拿证?政协委员呼吁尽早规范
来源:上海法治报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2-03-09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依法带娃”时代的来临,家庭教育也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在这一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持续升温,家庭教育培训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胡卫认为,亟需尽早加以规范。
       胡卫委员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胡卫委员提案呼吁,加强政策引导和行政监管,以遏制家庭教育培训市场的失序行为,凸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法律政策宣贯和教育工作,真正让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回归家庭、回归家长。
       “家庭教育指导师”交钱即可拿证?
       现行业“乱象”
       调查中,胡卫委员发现,随着家庭教育指导相关需求的不断升温,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市场的一些问题也初露端倪。
       胡卫递交的《关于坚持公益导向,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提案中列数了几大市场“乱象”。
       比如,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证书满天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号称“权威部门认证”或各类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就不下十几种,而各类培训机构自行颁发的培训证书更是不计其数。一些培训机构还推出所谓“速成班”或“纯线上班”,几乎交钱即可拿证。
       此外,一些培训机构过度营销造成新的社会焦虑。部分培训机构利用各类自媒体进行“饥饿营销”乃至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有的机构则刻意歪曲立法本意,宣称家长须“持证上岗”,向家长兜售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培训,造成了新的社会焦虑等。
“如不尽早加以规范,将背离家庭教育的立法初衷,成为新的逐利产业。”胡卫委员表示担忧。
       建议加强指引监管
       严把培训资质“入、出口关”
       在胡卫委员看来,要消除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存在的上述乱象,就必须加强政策指引和行政监管,以遏制家庭教育培训市场的失序行为,凸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法律政策宣贯和教育工作,真正让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回归家庭、回归家长。
       因此,胡卫在提案中建议,强化政府主渠道作用,尽快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公共服务。
       同时,建议大力整治家庭教育指导培训行为。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机构,胡卫指出要切实强化的监管工作,重点打击各类无证经营、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和变异学科培训等市场失序行为。民政部门要督促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加强行业自律自查,不得参与举办营利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同时严把培训资质的“入口关”和培训质量的“出口关”。
       此外,胡卫还建议,加强普法及宣教工作,引导家长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意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念。
       “让家庭教育指导真正回归家庭、让学校教育更好回归学校,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加健康的成长和更加全面的发展。”胡卫说。
记者 | 胡蝶飞
编辑 | 谢钱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