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湖南祁阳构建劳动教育校家社共育责任链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李艺轩 时间:2024-05-13
中新网湖南新闻5月12日电(唐小晴 高志恒 綦艳)在近日举行的湖南省祁阳市中小学“爱·悦·读”二十四节气“立夏”读书会暨劳动教育成果展活动现场,37所学校1000余名学生现场展示30项劳动技能。
主办方表示,现场也展演茶叶制作过程,展示竹编、藤编扎染、陶艺、剪纸、篆刻等非遗作品和中医香囊、养生茶等中医文化。
谷雨采茶、立夏制陶、大暑双抢、立冬柿染……近年来,祁阳科学设计劳动项目,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以开展“爱·悦·读”二十四节气读书活动为载体,把阅读课堂、劳动实践基地设置在名胜古迹、古窑作坊、乡村田野、茶园农场等地方,让学生在人文山水间感受阅读之趣、体验劳动之乐、品味文化之美。
祁阳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项目化。传统手工艺制作、校园开心农场、厨艺风采展示、非遗传承、劳动生产等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正融入祁阳学子日常生活、学习中。
在祁阳,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感悟劳动艰辛;走进农场茶园,学生们通过采摘茶叶、晾晒、揉捻、烘焙等工序,将鲜嫩茶叶变成杯中香醇的茶汤,体验制茶全过程;在各校劳动基地,各班认领责任土种植瓜果蔬菜、绿植花卉等。
劳动课上,学生化身厨师,制作舌尖美味;学校每周发放《家庭劳动实践教育卡》,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洗衣、做饭、扫地、整理房间等,掌握家务劳动技能,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村委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坚持将劳动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的开放式劳动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为学生成长赋能。”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恩鹏表示。
目前,全市共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基地48处,开发打造校内种植实践基地86处、养殖基地16处,设立开心农场223个;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155校次,参与校外劳动实践活动3.5万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劳动达16.7万余人次。(完)

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此次劳动教育项目化现场展示活动设“麦田守护”“大地餐桌”“非遗江湖”“草木吾台”四大主题,展示内容有各校种植的蔬果、菜籽油、红壤种子培植等农产品,还有小厨师现场制作祁阳十甲碗、糍粑等特色菜品。主办方表示,现场也展演茶叶制作过程,展示竹编、藤编扎染、陶艺、剪纸、篆刻等非遗作品和中医香囊、养生茶等中医文化。
谷雨采茶、立夏制陶、大暑双抢、立冬柿染……近年来,祁阳科学设计劳动项目,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以开展“爱·悦·读”二十四节气读书活动为载体,把阅读课堂、劳动实践基地设置在名胜古迹、古窑作坊、乡村田野、茶园农场等地方,让学生在人文山水间感受阅读之趣、体验劳动之乐、品味文化之美。
祁阳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项目化。传统手工艺制作、校园开心农场、厨艺风采展示、非遗传承、劳动生产等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正融入祁阳学子日常生活、学习中。
在祁阳,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感悟劳动艰辛;走进农场茶园,学生们通过采摘茶叶、晾晒、揉捻、烘焙等工序,将鲜嫩茶叶变成杯中香醇的茶汤,体验制茶全过程;在各校劳动基地,各班认领责任土种植瓜果蔬菜、绿植花卉等。
劳动课上,学生化身厨师,制作舌尖美味;学校每周发放《家庭劳动实践教育卡》,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洗衣、做饭、扫地、整理房间等,掌握家务劳动技能,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村委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坚持将劳动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的开放式劳动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为学生成长赋能。”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恩鹏表示。

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祁阳制定出台《祁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劳动教育平台、丰富劳动教育载体、建立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配备劳动教育专兼教研员12名,专兼职教师213名,每学期开展1次市级劳动教育教师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内建外联”方式拓展主题劳技室,形成“一校一品”劳动教育特色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共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基地48处,开发打造校内种植实践基地86处、养殖基地16处,设立开心农场223个;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155校次,参与校外劳动实践活动3.5万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劳动达16.7万余人次。(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