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应分层进行
——教育改革引发代表委员和各界热议
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制定,中央新增投资44亿元用于教育……过去一年,中国教育大事不断,新举措频出。迈入2009年的门槛,我国又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公开征求意见,内容涉及教育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截至2月底第一轮征求意见结束,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超过200万条。
近日,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新的思考参加全国两会,或提交议案、提案,或畅谈意见和建议,表达着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切与希望。
高考制度非改革不可了
在一次由教育部举办的座谈会上,北京清华附中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感慨地说:“我多年带高三毕业班,成天就是教孩子怎么得分,选择题是选B还是选C,有什么办法能得分高一点,我觉得这有悖于我们的教学规律,高考制度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高万能认为,改革高考,从根本上说还有待于国力的提升。以贵州为例,贵州省高等学校入学率为11.8%,而全国平均水平是23%,贵州要达到这个水平还需要再建40所高校,这对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谈何容易。他建议高考制度应进行分层次改革,现阶段可以考虑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考试,让专才能脱颖而出。
取消文理分科须更加慎重
今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其中之一。
此后一段时间,“高中文理分科”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认为,作为中长期规划,这项改革理应更加慎重,认真调查研究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在高中教育阶段是否切实可行,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不能操之过急,要切切实实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的下一代负责。
课业负担重政府也该问责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校长邢筱萍干了30多年的教育,她认为,目前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就业竞争导致升学竞争,因此学生负担过重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教育不能迷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实行政府问责制,把推进素质教育做出的努力纳入对政府的考核体系。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