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复读有风险?
立尚教育课外辅导机构市场总监冯颐身边有不少同样性质的复读生案例:不少学生在高考后得知自己成绩未如理想,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止这个水平,觉得不甘心,于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便毅然选择复读之路。但再一年的高考备考路,大部分学生坚持不下去,复读后的成绩比往年高考成绩还要差。唐俊膺则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学生本人的日常学习状况努力刻苦,高考时也超常发挥,获得了平时不曾获得过的优异成绩,但学生还不满意,选择复读一年,但复读后的高考成绩甚至还远达不到当年的超水准高考成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课外辅导业内人士则指出,经历过高压高三生活后,很多学生都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感。而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很多时候只能在短期内刺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但余温过后,学生慢慢接受了自己的高考成绩,激情就很容易随之流失,继而出现精力不足、厌学等情况,在这种状态下复读,效果往往不会比第一次好。英讯·理想教育学术总监康毅文提出:复读存在风险,学生如不考虑风险而盲目报读,最终很可能花去了时间、耗去了金钱,却连上次高考成绩水平也达不到。
“复读前,还是有必要看看自己是否属于复读适合人群。”冯颐对考生进行了四方面的划分:高分高潜力、低分高潜力、高分低潜力、低分低潜力。“前两种类型的考生较为适合复读,具备强烈愿望、考试失误、有潜力的学生也适合选择复读,但对于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成绩达到极限、在家长安排下被动复读的考生则并不适合复读。”另外,如果自我审视发现,自己已经是学习用功的、发挥正常,甚至在今年高考中还超常发挥、获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这样选择复读也只会显得多余。
复读该注意什么?
与凭空想象有所区别的是,实际上,复读8个月丝毫不轻松。记者了解到,按全日制复读学校的作息安排,复读生普遍是早上7点晨读,由此投入到一天的学习状态中;完整的一天学习日,除了课间休息以及午休时间外,学生基本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从早到晚,直到晚上十点才放学回宿舍休息。
唐俊膺提出,决定复读的应届高考生,首先要比其他考生,更早收拾心情,并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状态。一般而言,复读学校在每年的8月中旬开学,但开学前,在7月中下旬这个阶段,复读学校会给当年的复读生组织暑期补习班,目的是为学员振作振作精神、收拢收拢心情,并适度布置一定量的习题作业,让学员加强巩固知识点,并由此调整到学习状态来。
而另一方面,当考生已“叠埋心水”决定复读的,还要把原有的课本、试卷、参考书等学习资料尽可能保留。因为,就每一年的课本而言,变化程度少,而笔记、参考书尤其像单词手册这类的工具书的循环再用率是非常高的。唐俊膺建议,高考后,复读生暑假稍作休息放松后,就应该调整状态,尽早投入到复读的学习计划中去;暑假中能动起来,并不断温故知新、经常回顾过去一年做过的试题、用过的学习资料,有必要再重新做刚经历完的高考试卷,分析自己的得失,详细了解自身各科目的薄弱环节,一点一点把弄不懂的知识点巩固、补足,这样的学习状态才能把成绩尽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