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聚焦2012年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究竟要招什么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1-24

 

20111124083617.jpg

CFP

       “寒门学子”成名校自主招生关键词

        清华大学前不久公布2012年自主招生新政策——“新百年计划”,这项计划包括“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其中“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的高中毕业生。

        虽然三个分项计划各有侧重,但是外界普遍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强计划”,有媒体说,这一政策将“成就”寒门学子。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的自主招生新政亮点也是关注经济贫困学子的“圆梦计划”。“圆梦计划”的招生对象是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高中毕业生,由中学校长实名向中国人民大学推荐,或者自荐。由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审核,审核时,将对与人大签有省校、市校共建协议的省、市所属中学和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学适当倾斜。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

        “三代无大学生”迅速成为新闻热点,不管公众如何议论,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向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倾斜的态度是明确的。

         各校的新政尚在陆续出台之中,毫无疑问的是,促进公平成为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关键词之一。

        公平与选优,“鱼与熊掌”的困惑

       “偏远地区的孩子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他们一贯自强的精神和通过努力达到的德才兼备,同样满足了清华选才的基本条件,所以清华希望在进入大学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支持,助他们展翅高飞。”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说。

        入选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学生将在高考中享受30至60分加分,这在一分隔开数百人的高考中,意味着将获得明显优势。

         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不约而同注重公平,一方面和之前社会舆论呼吁寒门学子在大学中的比例越来越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高校自主招生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我国2003年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近10年来,实施自主招生的学校越来越多。伴随着招生总量的扩大,每年新政策不断被热炒,自主招生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联盟”。

        2010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大学首次实行自主招生“五校联考”,统一命题,考试成绩共享并互相承认。2010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宣布加入“五校联考”,形成“七校联考”(即“华约”)。同年,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组成13所学校参加的自主招生考试“联盟”(“北约”),加上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理工学科高校的“联盟”,国内形成了自主招生考试的三大“联盟”。

        高校认为联盟考试避免学子赶考,是一个趋势,但是公众忧虑这会不会成为“小高考”。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联盟刚形成时表示,高校自主招生设计的初衷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体现高考多样标准的评价取向,使高校能够把那些学有所长、某个方面很有特长或综合素质很全面的优秀学生选拔上来,不会成为“小高考”。但是,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联盟培训班广告看来,一个多样化选才的方式演变为新版本的应试教育不是没有可能。据记者了解,为了更多的学生考进名校,不少中学都在暗地里办联盟考试的培训班,家长纷纷带孩子前往。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