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生活节奏,注意调整生物钟
此外,适当放松也是必要的。虽然时间紧迫,但仍需保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体育锻炼也不可少。一天到晚埋头苦干弄得身心疲惫是不可取的,劳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效率。要树立一个观念: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考前最后一周,应注意调整生物钟,生活起居、复习时间等尽量与高考接轨。一般早上复习语文和理综或文综、自选模块等,下午复习数学和英语。
考前三天,最好每门学科各做一套模拟试题,培养一下高考的感觉,但不必过于忙碌,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此外,要遵循自己的复习节奏,尽量不受别人影响,不要总是患得患失。本报记者 梁建伟 整理
低潮时,对自己说“尽力就好”
去年的高考经历,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一个人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在低潮时对自己说一句话——尽力就好。
高三那年,我的成绩其实一直是大幅度下滑,由最开始年级前10前20,到后来前50前100。最后一次模拟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掉到200多名,即使是高一的适应阶段也没有这么差过。当时整个人差点崩溃,想着这样的成绩怎么办,坐在教室里看着书发呆。那天晚自习结束后,我就去操场上跑步,一直跑一直跑,开始还会胡思乱想,到后来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只是机械地向前迈,到最后力气全用完。
那时虽然累得喘不过气,但真的很畅快,心里那些不甘、无措都像汗水蒸发了一般,大脑也终于不再一片混乱。是啊,只要我尽力了,像跑步那样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在5年、10年以后回想起来,对自己说一声无悔,那即使没做好又如何呢。就是这样想着,我的生活又回到了正常的轨迹。
至于家里,感觉和平时没有什么大变化,父母也没有为了不给我压力,刻意回避一些高考话题,他们偶尔还会给我打打气,也没有因为我的成绩有波动就去找班主任。
(顾婷 杭二中毕业生、现为浙大医学院大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