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外专家关注我国奥林匹克教育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10-10
       以“教育与奥运同行,学习与人生相伴”为主题的第三届海淀教育节9日在京开幕,正在我国中小学全面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福娃”说奥运、“福娃”进学校、奥运“同心结”学校联谊——我国自2005年11月开始实施《“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以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0月全国556所中小学被评定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其中北京地区有200所。

    在体育课上进行奥运会知识介绍,在英语课上学习奥运会英语和礼仪英语,在美术课上进行奥林匹克内容的作品设计……我国各地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通过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工作、体育教学和常规教学,形成了奥林匹克教育特色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健身需求,宣传普及了奥林匹克知识。

    “奥林匹克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贴近青少年,重在参与,强调奋斗的过程和在奋斗中分享快乐的精神。”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邵世伟说。根据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我国不仅要在青少年中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树立奥林匹克精神,更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明礼仪风尚的青少年学生,留下丰厚的教育遗产。

    第三届海淀教育节组委会主任、海淀区代区长林抚生说,海淀作为北京智力最为密集、教育最为发达的城区之一,在推广奥林匹克教育、贡献人文奥运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海淀区通过倡导1+X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掌握一门适合自己、方便进行的运动项目。目前全区已开发出30多种特色体育项目。全区20多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通过与其他学校结对子,走进社区,起到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巨大辐射作用。

    奥林匹克教育也融入到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进程中。目前,我国已有200余所中小学与205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开展“同心结交流活动”。

    2008年申奥评估团成员、韩国奥委会委员尹康老说:“北京杰出的奥运准备工作、中国政府的强大支持和北京市民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尹康老指出,奥运将成为推进教育的巨大契机。韩国在举办汉城奥运会时,采取了向出租车司机发放翻译卡片,向市民开展奥运知识讲座等做法。

    邵世伟说,到2010年,北京将初步形成学习之都。奥林匹克教育将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将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奥林匹克特征的教育课程机制,创立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留下一批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活动的师生作品。

    据悉,本届海淀教育节将主打“奥运”牌,安排奥林匹克教育进社区、名师大讲堂、奥运嘉年华、校园开放日、科技创意大赛、建设学习型城区大会等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