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成都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在暑期要专门为中小学生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为学生借阅读物提供帮助和服务,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两天。
距离通知发布已约半月,成都市各中小学的图书馆、阅览室开放了吗?暑期,四川省全省其他市州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也放假了吗?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镜头一] “学校放假了,图书馆没开门” 7月10日下午3点左右,成都市武侯区某小学。校门外悬挂着关于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公示,上面写着各类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的时间,发布时间是6月29日。但当记者想进入学校了解图书馆开放情况时,工作人员却告知:“学校放假了,没开。”“本校的学生暑假也不能进图书馆看书吗?”“不行,旁边就是书城,要看可以去那里看!” [镜头二] 孩子们蹲在书城看书 10日下午4点左右,成都购书中心。“快乐暑期文轩伴你成长”的大幅海报相当抢眼。记者刚上二楼就看见成群的中小学生或站、或蹲地捧着书看。光线相对昏暗和人群密集让空气多少显得有些憋闷,一些蹲着看书的学生因为费力而不断变换看书的姿势。“怎么不去学校图书馆看书呢?”记者询问。“学校图书馆不开门。”来自锦江区某中学初中部、留着平头的男生告诉记者。 开放不易,学校也有难言之隐 据成都市教育局职教处副处长代晖介绍,悬挂有开放公告的学校都是按通知应开放图书馆的学校。然而,记者在青羊、武侯、锦江、成华区随机走访了10多所中小学,开放情况却不容乐观:校门口明文公示开放时间,校内图书室却大门紧闭。为何出现这样的局面?据记者了解,人力管理成本增加、资源磨损加剧、公共投入跟不上开放需求、安全隐患等都成为学校图书馆开放的拦路虎。 “我们曾经试过在暑期开放图书馆,但是学校图书馆只有一个老师,根本忙不过来。而且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也让人很头疼。”四川师范大学附中初中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有的学生看完书就乱摆乱放,还有的看到自己喜欢的部分,就撕下来带回家,给图书馆造成了很大损失。更何况,老师寒暑假的加班工资由谁来付?” “最大的隐患还是安全。假期老师本来就少,如果再加上一些社区的中小学生,学校的负荷太大。”龙江路小学分校的一位值班老师告诉记者:“另外,若不是本校学生,开放资源时受损该由谁来负责?” 学校在假期对社区开放资源,并没有获得新的投入,“开放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需要学校自己解决,这让学校陷入两难的境地。”代晖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从雅安、乐山、凉山等地教育部门了解到,当地中小学图书室也基本没有在暑假对学生开放。 携手社区,让学校成为孩子的“读书天堂” 和学校的冷清相比,成都购书中心、西南书城成了孩子们暑假的“读书天堂”。然而,家长们还是倾向让孩子到学校看书。 “书城人多空气也不好,蹲着看书容易近视。成都市图书馆虽然好,但是离家太远,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去。”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家小孩做完暑假作业就是上网看电视,如果学校图书馆能对社区的孩子开放,让小孩做完作业后多一个健康过暑期的选择,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怎样让学校图书馆在假期真正利用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需要社区、学生、学校三方配合。”代处长建议:“在管理方式上,学校应该主动和社区联系,可以由社区向区内的中小学生发卡;同时,学校不妨和社区一起组织社区志愿者、教师志愿者以及其他志愿者参与,共同管理、值守学校图书馆。在安全方面,由于进入学校看书的主体是社区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社区向家长发放基本要求,进行必要管理,从而减轻学校的压力。”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在暑期开放尽管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积极推动,毕竟这一举措利大于弊。”代处长语气中透着坚定。(裴蕾 记者 文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