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2000年,是千年一遇的“千禧年”,又值农历龙年,借着千禧龙年的喜气劲,一些市民要么赶场世纪婚姻,要么赶着生“千禧宝宝”,结果在2000年、2001年这两年内生育出现扎堆现象。
据《武汉年鉴》有关统计,2000年、2001年武汉市出生的小孩比1999年分别多出7359人和2882人,达到6.3万人和5.9万人。而这两年出生的小孩,其中绝大部分今年已到了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昨日,有市民致电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这么多的“千禧宝宝”一起入学,会不会遭遇入学难等尴尬局面?
家长:
“人太多,女儿没挤上日托班”
胡女士家住汉阳沌口,2000年时与老公赶在千禧年结婚,次年4月女儿降生。这好几年来,胡女士一直为自己能赶上千禧婚姻兴奋不已,但令她没想到的是,今年为女儿报名上小学的时候,麻烦就出现了。
“为女儿报名那天,我才发现同龄的小孩非常多,虽然最终小孩成功报上了名,但却由于人太多,日托班的名额却没能够抢得到。”胡女士和老公都是上班族,中午一般都不在家吃饭,所以想为女儿在报名小学上一个日托班,也就是说由小学负责女儿的午餐,但没想到因名额有限,虽然托了关系,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开始我还以为每年小学新生都是这么多,后来到学校咨询才知道,今年的新生主要来自2000年和2001年出生的小孩,而那两年正受千禧年的影响,结婚生小孩的家长比较多,才导致这次入学的拥挤。”胡女士担忧地说,现在还只是上小学,要是等几年后上重点高中,特别是考大学,找工作,全国的“千禧宝宝”在一起竞争,那压力可就大了。
小学:
今年入学人数普遍增多
“千禧宝宝的扎堆出生,到这两年小学入学时的确显现出拥挤的效果。”江岸区一所省级示范小学的校长说,今年该校计划招生新生360人,但报名的小孩却近2000人,差不多是计划数的5倍多。
这名校长说,因该校是所名校,报名人数多在往年也存在,但近两年报名人数却比往年要多一些是事实,“这可能就有千禧宝宝的影响吧。”
汉阳区群建路小学有关负责人也证实,去年该校入学新生为28人,今年学校计划招生45人,而现在还没到正式报到的时间,就已经约有40多人报名,预计到8月下旬报到的时候,新生可能还要多一些。
汉阳区教育局基教科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据初步调查,今年入学的新生肯定比去年要多。“不过由于小学数量也较多,多出的新生分散到各个小学后,绝对数量不会太大,每个小孩还是可以正常入学的。”
教育局:
可保证适龄儿童入学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共有小学900余所,小学在校生50余万。如果以每班45人计算,2000年比1999年多出生的7359人就要多开设164个班,2001年比1999年多出生的2882人就要多开设64个班。
“目前我们还没有统计出准确的数据,但小学的新生人数不能以2000年或2001年的绝对数据为依据。”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小学新生的招生对象为2000年9月1日至2001年8月31日间出生的小孩,所以不能以哪一年出生人口数量为依据,“不过,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并可以承诺,会保证每一名有手续的适龄儿童入学。”
专家:
顺其自然为好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谈不上对与错。”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光认为,我国鼓励个人正当的个性发展,有些市民选择具有纪念意义日子生产或取名字,都是可以的,比如说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等。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国外也普遍存在,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会普遍存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谭细龙则说,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如果太多的小孩都在同一年或同一段时间出生,从客观上讲可能对小孩不利,比如说升学竞争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等,建议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链接】
8月8日 新人忙登记产妇忙生子
8月8日,上百对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差点踩破了各区婚登处的门槛。上午10时,在武昌区婚姻登记中心内,100多名前来进行结婚登记的新人几乎“挤爆”了整个中心,等候在大厅内满满当当都是人。
与此同时,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在这个“好日子”里,产科要求剖腹的人数都有大幅度上升。“早就看好了这个好日子,所以提前把儿子生了。”剖腹产子的王女士兴奋地说,阳历8月8日在阴历是六月廿六日,而且这一天又恰逢奥运倒计时一周年,这是个很难得的喜庆日子。
【统计】
2000年
武汉新生人口63641人
2000年、2001年这两年内,武汉市到底出生了多少小孩?昨日下午,记者在《武汉年鉴》上查询到,1999年武汉市新生人口为56282人,2000年新生人口为63641人,出生率为8.55‰,比1999年多出7359人;2001年新生人口有所下降,为59164人,但仍比1999年多出2882人。到了2002年,新生人口继续下降,为54005人。
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武汉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即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不到2.1个孩子。“十五”期间,全市年平均人口出生率7.24‰。但在2000年、2001年出现的生育扎堆现象,也影响着部分市民的生活。
信息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