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在这里过得很快乐。
武东街处于城乡接合部,农民工子女较多。每年寒暑假,这些孩子不是跟着父母做小生意,就是在家呆着。今年7月中旬,一对叫汤涛、汤曼的兄妹因父母卖水果无暇顾及,一直玩到晚上8时也没回家。父母收摊后发现孩子不见了,急得到处找,住在附近的社区干部袁艳红也帮着一起找,最后终于在一个小湖边发现了两个孩子。
第二天,袁艳红对社区书记严红说,社区像汤涛兄妹这样的农民工子女很多,父母白天忙于生计无法管他们;建议开办一个“暑托班”,把孩子们集中到社区来。
就这样,“暑托班”每天上午8时30分至晚9时向社区的孩子开放。起初,很多农民工子女不知道可以去“暑托班”,社区干部就分头到菜场和孩子家中通知他们。目前,20多名农民工子女每天都和城里孩子一起在“暑托班”写作业、下棋、看书。社区还邀请退休教师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并每天为他们煮绿豆汤消暑。
过去比较内向的樊凤娟在“暑托班”里认识了胡家芸、莫思雨等武汉的好朋友,经常和她们一起猜谜语、下棋。樊凤娟说:“胡家芸比我活泼开朗、知识面广,学习方法也值得我学习。”
而农民工子女的一些好习惯也感染着城里的孩子们。胡家芸说:“农民工子女每天来得最早,并主动做清洁、收拾板凳。我以前只知道来玩,没想到要做什么,现在也一起做卫生了。”
城里的一些小朋友喝完绿豆汤后,把绿豆全扔了。一个农民工的孩子说:“农民种菜很辛苦,阿姨每天煮绿豆汤也很累,你们太浪费了吧?”这些孩子听了很不好意思,从那以后每天都把绿豆汤喝得干干净净。
在船机社区影响下,武东街兴中社区为“流动的花朵”办起了免费的绘画、英语、围棋等兴趣班,航舵社区也为孩子们安排了武术、音乐、航模等趣味项目比赛。
“暑托班”让农民工子女有了一个可以学习、玩耍的天地,他们的父母也能安心做事了。在菜场卖水果的河南人董家芳说:“我们来武汉打工好几年了。以前每到暑期就犯愁,不晓得怎么安置两个孩子。今年‘暑托班’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