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享受教育:记钟家村小学语文教师桂贤娣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作者: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邹永宁 范朝阳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9-06
 

 桂贤娣正在给学生讲课。     周勤 摄

  在武汉基础教育界,不知道桂贤娣的人不多。因为在这位钟家村小学语文老师的名字上,环绕着作为一名教师最耀眼的光环:特级教师、武汉十大名师、湖北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

  有同行谈到桂贤娣时说,在那些顶级荣誉背后,桂老师一定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和坎坷。

  而桂贤娣说:我没什么大的坎坷,虽然因工作搬了六七次家,虽然因有几次家访孩子在幼儿园里哭却没人接,但这都不叫坎坷,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酸甜苦辣组成的。

  读懂孩子,你会享受到教育的快乐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这几乎是老师们共同的感受:个性一个比一个强,稍一放松就尥蹶子。

  两个学生打架,又是鼻涕又是泪,有些老师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

  遇到这样的事,桂贤娣不烦,“因为烦伤身体,于事无补”。她首先将他们的脸擦干净,然后心平气和地问:“谁打赢了?”“我打赢了。”“你为什么打输了?”回答是:“他比我高些。”桂贤娣拉着他的手说:“你从今以后,吃饭不要再挑食了,等你的个子跟他长得一样高了,再跟他比,到时候我当你们的裁判,好不好?”“好!”

  接着,桂贤娣又对他们说:“你们今天晚上比其他同学多一个家庭作业,请你们把今天的这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明天早晨的语文课前5分钟,你们上台读作文,我将邀请今天观战的同学当评委,看你们谁写得真实具体。”

  读懂孩子,你会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桂贤娣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合理的张扬个性,他们天真可爱、纯洁透明的浓浓孩子气就会让你童心不泯,感受快乐。

  邻班的一位调皮学生写了一份检讨,检讨中历数了他近一个月来犯下的种种错误,班主任看完后压在玻璃板下。桂老师看后笑得前俯后仰,并一遍遍感慨:“精彩!精彩!这是一篇多好的作文啊,语言流畅,叙述完整、清晰,充满了悔过的真情与从头来过的决心。这孩子要大力表扬!大力表扬!”

  孩子有淘气的一面,也有可人的一面。一次,汉阳区召开向桂贤娣学习的大会,桂贤娣的一位学生在她包包里塞了这样一张小纸条:“桂老师,我祝贺你!一般召开向那个人学习的大会时,那个人已经死了,可你还活着。有一天,我活着有人召开向我学习的大会就好了。我们等着你回到班上来讲开会的故事啊。”看了小纸条,桂贤娣笑翻了。

  用心用智,你会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常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这个《教学参考书》呀,我们知道的它写出来了,不知道的它一字未提。”也有不少年轻老师问桂贤娣:“你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感人?”桂贤娣回答:做个有心人吧。

  就在今年的8月1日,在家休暑假的桂贤娣打开电视,看到中央台正播纪录片《中朝两国人民的好儿子邱少云》,她连忙跑进房间,拿出笔和纸边看边记解说词。近20分钟的节目结束了,可她没有完全记下来。

  当天,桂贤娣就给中央台军事节目组去了一封信,请求给她寄来该节目的文字资料,“因为我和我的66名学生在新学年将要共同学习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没想到,一周后,电视台不仅给她寄来了文字资料,还有音像资料。

  用心用情,就能产生智慧。一次,桂贤娣领着三年级的孩子到操场上观察学校的早春,学写观察日记。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春天来了,新生的绿草,笑眯眯地直立在地上,好像正在和低着头的蒲公英上的小黄花在绵绵话情呢。哟,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来到了我们钟家村小学。(桂老师,这句话是我抄的,只有最后一小句是我自己写的,因为这句话写活了小草。三2班  向智俐)”

  桂贤娣在日记后面写上了这样一段批语:“向智俐同学,你抄写的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春天的主角——绿草黄花,神态含笑,举止文雅地在一起绵绵话情的美好情景,表达了你和小作者对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的喜爱之情。桂老师如果看到了这句话,也会和你一样,把它抄到自己的本子上来的,因为我也喜欢这个句子。最后,桂老师想提醒你修改一个句子:你写的是‘因为这句话写活了小草’,桂老师建议你把这句话改成‘因为这句话把小草写活了’。你如果同意,就自个儿把它改过来,好不好?”

  做好本职,你会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桂贤娣有个幸福的家庭。她说:每次下班一进门,她就喊“老公我回来啦”;她说:每次家访完毕,老公用摩托车去接她的时候,她总是在后面搂着老公的腰;她说,经常,一家人轮流请客下馆子……

  她还说:“8小时以外,我要享受生活,要健身,要逛商场,要看医生,要孝敬长辈,要相夫教子,要享受天伦。”

  当然,做到这些是有前提的。在学校,桂贤娣不谈股票、不谈电影、不谈家长里短……她提倡,老师每天从第一只脚跨进校园的时候起,一直到下班离校的时间里,都凭良心工作。“我敬重那些时间加汗水的老师,但我不提倡!”

  有次“三八”节的半天休息时间里,桂贤娣写一份材料,一写就是六七小时,不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厕所。为此,她曾很自豪的跟年轻老师炫耀。“现在我不讲了,要讲也作为反面教材。如果平时做好了,那天就不需要做很长时间。”

  桂贤娣曾看到这样一位高三老师的事迹:为了学生高考,硬是等到高考完后,才带高烧一周的6岁孩子去医院,结果孩子被烧成了青光眼,高考结果出来,她的班上15名孩子考入了国家重点大学,这算是对她和孩子的报答。看完后,桂贤娣心里酸楚楚的。她想,这个母亲哪怕抽出半天,带孩子上医院不行吗?自己的子女也是祖国的未来啊。

  2004年,女儿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报到。桂贤娣一家三口,乘周六晚上的火车,周日的早晨到达北京,一家忙完之后,桂贤娣就和丈夫乘下午的火车,周一清早返回武汉,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