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贫困阻断孩子求学路 本报利群阳光助学申报“绿色通道”圆满走完宁泰锡淮四地李海勇
新华报业网讯 本报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申报“绿色通道”,到22日止,已随本报和江苏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2008高招咨询会圆满走完了南京、泰州、无锡和淮安四地。21日和22日,在无锡和淮安两地助学现场,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申报“绿色通道”,再次受到高考学子和读者热切关注和褒奖,同时那些寒门学子在向记者讲述自身的努力勤奋和家庭的不幸贫困时,不仅深深地打动了记者,也打动了许多现场的热心市民,他们纷纷表示决不能让贫困阻断了这些孩子们的求学路。
看到“绿色通道”就看到希望
21日,在无锡新体育中心利群阳光助学申报现场,一对母女一头大汗地赶到本报摊位前,女儿曹红芳今年19岁,是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应届高考生,其母亲还未讲起女儿,已经是两眼含泪,她说这么多年让女儿受的委屈太多了,女儿很小的时候自己就和不太争气的丈夫离了婚,一个人独自租房拉扯着女儿,自己患有严重的双肾结石,现在女儿上高中的钱都是亲戚资助的,高中三年的早饭和晚饭都是班主任陈老师和教导主任肖老师负责的,由于离家远为不影响女儿的学习,最后学校决定免掉了女儿的住校费,现在就连女儿身上穿的衣服也基本都是同学、老师、亲戚、邻居送的,这么多年女儿能一直待在学校里读书,多亏了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要不然她初中读不完就要去打工养家了,不过自己的女儿非常争气,这是她最大的骄傲。今年女儿的高考预估线在360分左右,知道她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很激动,但是现在一想到将来需要的大笔学费,自己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前几天去学校帮女儿取东西,还是女儿的班主任陈老师给了一份扬子晚报,他说这上面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可是你们母女的最大希望啊!“现场看到你们的助学申报‘绿色通道’,我们就更加看到了希望啊。”曹红芳母亲动情地说道。
爸爸省下的50元看病钱
她至今都没舍得用
22日早上,记者刚一赶到位于淮安北京路中学高招咨询会现场,本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申报“绿色通道”尚在铺设中,就有三位家长带着孩子和准备好的资料排起了队。
有人说每一个人的幸福都是相同的,但不幸却是各有各的不同,淮安市楚州区的余月霞是一位倔强的女生,在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生病,母亲想劝女儿退学,但倔强的余月霞没有同意,吞吞吐吐地说出了“现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要让我读完初中,才有权利不让我上学”,就这样被怔住的妈妈才让女儿继续回到学校。也许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年冬天她都会和父亲一起上街去卖春卷皮,由于年龄小,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也想早点回家,但一想到多卖出一斤春卷皮,就能多挣一元钱,这样就可以早日凑够自己的学费,使她早早学会了坚强。小升初的时候余月霞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但最终因为钱而放弃了,这多少有点让余月霞感到委屈,但哭过之后,她暗暗告诉自己;“忘记普通初中,考上重点高中!”初三那年的夏天,余月霞爸爸旧病复发,每天躺在床上,痛苦的样子让年幼的她看了感到害怕,当一天她的父亲将她喊到床前,从枕头下拿出50元大钞,告诉她自己的病已经治不好了,这钱就不要浪费,还是拿去买辅导资料吧。这次谈话给倔强的余月霞触动很大,一个星期后她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他们,而那50元钱,一直被余月霞珍藏着,每当看到它,就成了她学习的动力!现在全家的重担都压在患有高血压的母亲身上,自己已经不想再给家里增加任何负担,希望通过助学申请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本报记者李海勇
-特别提醒
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全省寒门学子可以邮寄书面材料向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办公室报名。我们将选择100名贫困但优秀的高考生作为资助对象,每人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资助。
报名条件:品德端正、家庭贫困的应届高考前三批录取新生(被教育部公布院校二本以上录取,不含公费院校和提前录取的二本以下院校)。
所需资料:1、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2、本人申请一份(本人勤奋求学的经历、家庭情况介绍);3、所在地街道(乡镇)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4、一寸近照两张;5、能够及时取得联系的电话。报名后,若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再及时补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邮寄地址:南京市中山路55号《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办公室
邮编:210005
咨询电话:025-86854845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