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川大将破格录取“偏才”“怪才”将设培养专项基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10-19

          经验丰富专家任导师

         偏才、怪才在培养模式上也与普通学生不同。四川大学表示,在这些遴选出来的学生完成教学基本环节和内容的基础上,学校还将为他们配备专门的导师。指导教师由有良好的师德,学术造诣高,具备因材施教能力,热心培育“双特生”的优秀在职教师或符合上述条件且身体健康、经验丰富的离退休专家担任。

         按照规划,“双特生”培养共分为基础课程学习、重点培养、特殊培养三个阶段,其中进入第三个阶段特殊培养的“双特生”可进入研究生预备学习。学习的时间长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经测定确实具有培养潜质或确实可能成长为特殊专长人才的,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

  专业课可替代公共课

         四川大学表示,特殊人才要制订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方案。特殊人才的培养方案由公共必修课、现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优质课程、指导教师指定的特殊课程和定期阅读指定书目并进行考核等构成。

         考核方式也和传统教育模式不同。公共选修课可根据其特长进行选择;针对“双特生”的特长开设的专业课程,考核合格,可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课程的修读可不按照听课、考试等传统方法,可采取听课,与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交流、探讨,研读文献等多种方式学习,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负责考核,考核方式可采取口试、笔试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可以撰写论文,或回答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等。经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方案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更容易,而是更难,更讲求学生的能力。(汪 玲 据《成都商报》报道)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