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他很有个性喜欢恶搞
“他是我在绵阳南山中学的同学,当时的他就很有个性,喜欢恶搞。”小马的高中同学何丽敏说,上了大学后,小马还在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四川大学分赛理医赛区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小马喜欢上网,思维活跃,头脑里经常蹦出一些新奇的点子,令人捧腹。”小马现在的大学同学小刘(化名)如此评价。
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杨波在看了这些雷人照后说:“汗死我哦!你们太强了!但是看起好恐怖哦,又是香又是蜡的……这样的照片在网上肯定会很火的!”还有同学戏称:“加上功德箱和木鱼,这样才更完美。”
教师点评>>>
“春哥”普遍 不太正常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新闻系教师王炎龙
近日来,“春哥”现象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网络文化,如 “信春哥,不挂科”、“信春哥,得永生”等。从社会角度来看,“雷人寝室”事件说明了现在的娱乐文化对大学校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传染。学生相比以前,对社会的接触更密切了。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说,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了,信息技术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从大学生价值判断角度来说,“恶搞”与“网络亚文化”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是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的。如果“春哥教”在校园中只是个别现象的话,还是合理的。但如果已成为普遍现象,那就不太正常了。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审美判断标准,肩负着传承文明的重任,如果总是倾向于传播这一类的“雷人”文化的话,前景是很令人担忧的。
新闻背景>>>
“春哥”并不等于李宇春
网络上广泛流传的 “春哥”,是从2005年超级女声冠军得主李宇春引申而来,是许多网友恶搞李宇春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恶搞的深入,衍生出许多各种含意的“春哥”,并逐渐衍生出类似于“芙蓉教”的网络派。
成为春哥教众的人,并非讨厌、也非喜欢李宇春。他们真正喜欢的是“春哥”这个概念。
春哥和李宇春关系其实并不大,而是从李宇春出发,大家集体无意识地创造出了一个新人“春哥”。 (记者 何文宗 实习生 赵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