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绩效评价报告主要负责人呼吁高校把钱花在刀刃上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12-11

20091211080710.jpg

        排行榜是怎么算出来的

        筛选出14项投入指标和16项产出指标

       数据统计显示:有近半数高校过去3年“投入多,产出少”;另有29所高校“产出高于投入”;还有7所高校投入和产出的排名一致,“投入产出相当”。整体绩效得分前3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

       袁振国介绍,高校绩效评价是根据国际流行的“投入产出理论”,从高校资源利用效益方面评价高校的绩效。

       他说,“我们通过反复论证,采用国际通行的惯例,组织专家讨论筛选出了14项投入指标和16项产出指标,充分反映高校办学在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以及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

       他介绍,投入的评价指标涉及博士学历教师比例、科研经费、教育经费、固定资产等14项,产出的指标涉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数、出版专著数、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特等奖数、发明专利授权数等16项。

       为什么以清华作为标准

       清华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绝对值都排第一

       报告显示:清华大学在绩效排名中居首。其“3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与“3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均为“1”,成为“标准”;其他学校的分值则全部低于1。

       袁振国解释:在采样过程中,清华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绝对值都排第一。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以此为标准,计算各学校的综合得分。运用“产出/投入”数学模型计算绩效。分别算出高校n年产出以及投入综合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代入“产出/投入”模型所得比值即为高校n年的绩效得分。比如,浙江大学2006年至2008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为0.84424,产出综合得分为0.58412,代入比值后为0.69189,绩效排序为9。

       那么,这些指标又是按什么原则来确定的呢?

       袁振国说,主要有三方面考虑:第一,指标具有反映价值的敏感性;第二,国际的可比性,这些数据在国际上有比较;第三,数据的可获得性。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