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打工子弟学校首开“理财课”、树立正确金钱观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09-12-24

  北京日报讯(记者 贾晓燕 李继辉)“爸爸妈妈每周给你们多少零花钱?”“5块”、“10块”、“30”……昨天,蒲公英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添加了新内容— 金融教育 ,这在打工子弟学校中还是首次。

  “钱都干什么用了?”面对老师的提问,初二(6)班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买本、买书、买零食、上网、充手机卡、买袜子、买牙膏……

  “如果钱不够就得攒,也可以借,还……”张老师话音未落,学生卜远超忽然想起前两天老师讲的有学生为上网去偷钱的案例,马上接茬儿:“还可能因为偷钱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所以,我们必须分清哪些花销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

  蒲公英中学是所公益性的民办学校,目前共有688名学生。学生们的父母有卖菜的,有收废品的,还有在大兴的工厂打工的。家庭经济不宽裕,他们的零花钱也不多,平均下来,每个孩子每天的零花钱在6元以下。而家长们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忽略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

  “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让他们树立 正确的金钱观 ,养成正确使用零花钱的习惯。”负责这项工作的张伟光老师说。

  学校在捐助机构的帮助下,专门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专家参与编写教材,内容涉及货币、财富来源、消费习惯、个人收支计划、理财以及做精明的消费者等等。目前,该校从初一到初三年级全部开设了“理财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