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农村学校实行“两补一免”
政府每年斥资2000万为因寄宿新增费用埋单
本报讯(记者 杨占苍)日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河东寨寄宿制小学六年级学生董佳丽,收到县政府发给她的交通补助费80元。董佳丽告诉记者,她每个星期回家一趟,和同村的几个同学合租了一辆面包车,每月花20元,县政府给的补助正好够。董佳丽说,政府还为他们免除了住宿费,每月生活费130元,政府补助50元,家里只需给她80元。
据悉,唐山市从去年以来,对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 两补一免 ”政策,在国家实行的“两免一补”基础上,由政府出资,再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补助生活费、交通费,免除住宿费。
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连斌告诉记者,随着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山区和一些偏僻农村都要实行寄宿制。目前,唐山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已达150所。但寄宿制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费用增加,原来就近入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一年下来每家大概要多花3000多元。这对部分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唐山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后决定,由政府出资,为农村小学因寄宿带来的 新增费用 埋单。据统计,唐山每年用于农村学校“两补一免”的费用达2000多万元。
河东寨寄宿制小学校长李炳柱告诉记者,刚实行寄宿时,由于费用增加,家长负担加重,少数家长便不愿让孩子上学了,辍学率曾一度出现反弹。自从去年迁西县实行“两补一免”政策后,辍学的孩子又回来了。
《中国教育报》2009年12月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