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希望在广袤乡间升起
——山东淄博因地制宜兴建乡村少年宫改善农村育人环境
从陌生到熟悉,从观望到融入,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乡村少年宫”已成为山东淄博广袤乡间一个火热的字眼。一所所或大或小,形式不同、功能各异的乡村少年宫里,学生乐在其中、教师勤勉热忱、家长笑意盈盈的背后,一股新的希望在乡间升起。
农村娃有了 免费文体活动 场所
“啦多来咪,啦多来咪,预备……齐!”11月下旬,山东淄博桓台县一所乡村少年宫里,随着邢家镇实验小学五年(3)班学生李思琪清脆的一声令下,二十几台古筝的琴弦在小学生们手中灵动地跳跃起来,一曲欢快的《北京金山上》似乎驱走了寒冬的清冷。在隔壁的陶艺室里,李思琪的同班同学、已经在少年宫里学习了快2年的宋熙瑞还给低年级学生当起了“小老师”,指导他们制坯的小窍门。
“作为桓台县首批建设的乡村少年宫之一,我们这个少年宫2007年底就开始进行硬件改造和设施调整了,先后投入了80多万元,现在周边11个自然村的535名小学生都能免费来学习!”邢家镇实验小学副校长荆延刚指着校门口的另一块牌匾——“邢家镇红辰乡村少年宫”说,镇上一家服装企业出资10万元获得了少年宫的冠名权。“因为建乡村少年宫对农村孩子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各方面都特别支持!”荆延刚笑着说。
素有“吨粮首县”和“建筑之乡”美誉的桓台县,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曾经竟没有一所县级少年宫。县里的家长们想让孩子课余学点特长,要么风尘仆仆地送孩子到淄博市,要么花高价去社会上的培训班,更别说财力不宽裕的农村家长了。“以前农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学校零星的兴趣小组无法满足需求,学校内部改革也很难推进。”桓台县教体局局长付光辉回忆说。
到了2008年,仅桓台县的11个镇,335个行政村,就建起了30所 乡村少年宫 ,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共有各类活动室952个,开设了德育、艺术、体育、科技、综合实践、社会实践等7大类80多个项目,累计培训中小学生840余万人次。今年又扶持建设了20所乡村少年宫,覆盖全县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乡村少年宫坚持公益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依托学校管理的原则和特色发展原则,活动一律免费。每天课后,节假日和寒暑假定时开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
像城里孩子一样弹起了钢琴电子琴
改变的契机来自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的调整,以及农村对素质教育的渴求。
34岁的桓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长顺是乡村少年宫建设工程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来桓台县工作不过3年时间, 城乡素质教育 曾经的差距却让他记忆犹新。50万人口中80%在农村,从一个农业大县发展为一个工业大县后,如何让占八成的农村人口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虽然‘两免一补’后县里又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费,但我们总在想还能为农村学生做些什么?”农村适龄儿童的减少和伴随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而出现的校舍富余现象,让孙长顺们找到了突破口。
于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淄博市“乡村少年宫”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在桓台县上马。经过实地考察、征求意见、完善方案,首批30所乡村少年宫从构思到建成只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2008年寒假过后,返校的农村学生惊奇地发现,校园里多了很多新奇的、可以亲近的“大家伙”。
“当时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文件,原来想一个镇选一个试点,后来申请太踊跃就选了两个。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力,因地制宜,效果不错。”孙长顺说。据介绍,桓台县首批30所乡村少年宫建设过程中,重新改造、利用闲置校舍等超过6000平方米,折合价值1600多万元,直接投入不到800万元。
与新建校园相比,连个零头都不到,却给农村家长解决了大问题。每年县财政拨付每个乡村少年宫专项经费3万元,镇财政补贴1万元以保障运转,平均摊到每个参加活动的农村未成年人身上,每年仅30元左右。除了将保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还鼓励社会各界支持乡村少年宫建设,捐助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设备器材。
“以前农村学生除了学习文化课,钢琴、电子琴以及一些先进的科技设备根本接触不到。素质教育开展不好,长此以往,将影响一代人的成长。”付光辉曾经的担忧也曾是横在家长心中的一道坎儿。
自从儿子在少年宫学上了葫芦丝,起凤镇起凤小学学生魏裔伦的妈妈田丽霞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淘气,去攀爬村里随处可见的矮墙了。没有乡村少年宫的日子,田丽霞也曾想把儿子送到城里学个特长,但到县里的30多里路和昂贵的学费,让同在村办企业工作的夫妇俩望而却步。“学校可是给解除了后顾之忧!”田丽霞高兴地说,现在儿子不但在少年宫里学习葫芦丝,还参加了美术班,没事还教上自己两手,“水墨画怎么起笔、怎么收笔,我都能说出点名堂来了!”田丽霞眼中满是光彩。
活跃乡间的3种模式
校外独立建设、校内改造扩建、校内资源共享,是淄博乡村少年宫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创造的3种模式。开设16个大项、能同时容纳800名学生开展活动的桓台县索镇中心少年宫,就是校外独立建设的“龙头”乡村少年宫,其所在地就是2007年10月撤并的西镇小学。现在周边的4所学校学生,步行过来最远10分钟。“‘龙头’少年宫主要开展学校做不了的项目,也是全部免费。”索镇中心学校校长冯玉亮说。
起凤镇双润少年宫就建在离镇上20分钟车程的起凤小学,一排整洁利落的板房划分出一个个独立的活动室;对面的教学楼里,也隐藏着乡村少年宫的身影。“我们这个乡村少年宫是校内改造扩建和校内资源共享两种模式的结合。”少年宫副主任、音乐教师张红娜介绍说,教学楼里的每个教室都有两块牌子、两张表。“两块牌子分别是班级牌和少年宫 特色活动班 的牌子,两张表则是课程表和少年宫活动安排表,我们25个活动项目都开发出了校本教材。”张红娜高兴地说,以前节假日学生没地方去,现在像葫芦丝等小件乐器就在班级里活动,不便于一室双用的大型活动就在几步之遥的活动室里开展。“我们去年还被县里评上了‘十佳’乡村少年宫,一下子就奖励了3万多元!”张红娜兴奋地说,乡村少年宫不但带动了学生,全校的40名教师也全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特长潜力。
起凤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孙宇的爷爷知道,自从几年前孙宇的父母去威海经商后,直到参加了少年宫的琵琶班,孙宇的笑容才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孩子比较内向,以前只认识自己班上的同学,回家写完作业没事做就一个人呆着。”孙老汉说,现在孩子总是唱唱跳跳,特别热情,也认识了很多其他年级的好朋友,“每年她爸爸妈妈回来,都会表演上一段!”
由校长担任“乡村少年宫”主任,专业老师和有专长的文化课教师担任辅导员,并积极招募有专长的志愿者,在“区域统一规划、因镇因校而异、一校一策、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下,桓台县乡村少年宫的建设经验迅速在淄博市全面推开,一个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平台也随之搭就。在桓台县今年新建20所乡村少年宫的基础上,淄博市其他各区县建设50所,年底将总共建成100所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乡村少年宫。淄博市还将乡村少年宫建设补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验收合格的乡村少年宫,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每所给予2万元的资金补贴,努力实现空间上从学校向村庄社区延伸,时间上从课内外活动向节假日延伸,活动内容从过去注重文体活动向综合实践活动延伸。
明年6月,淄博市临淄区新建高中的建成使用将带来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各乡镇、街道将有近30所中小学学校资源闲置。利用这些资源,建设15所高标准乡村少年宫的规划已经列入临淄区教育局的蓝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