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调皮好玩的年纪。”冯湘杰记得,在出事一分钟前,龚剑在跟他讨论另一所中学新校区因装修延期,学生放假11天的事。“要是我们学校也能断水断电,放几天假,该多好呀。”
■ 原因
一个看守人员看不住所有下课学生
据新华社电 记者8日下午从湖南湘乡育才学校踩踏事故调查组获悉,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除了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等间接原因外,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在楼梯间拥挤,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经湘乡市组成的踩踏事故调查组调查,育才学校有关于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每个学生发放了学生手册与安全教育手册。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纪律和日常安全巡查。学校教学楼共有四个楼梯口,每个班级规定了相应的楼梯,并对学生进行了常规的安全教育。
调查组初步认定,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现场看守人员进行安全巡查与现场管理,难以监控全部下楼梯学生;
二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在楼梯间拥挤,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三是因下雨,大部分学生涌向与宿舍楼靠近的一号楼梯回宿舍,造成一号楼梯人流量增加,导致事故发生;
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
【质疑】
起哄拥挤早已有之
据病床上一名育才中学初三生说,楼梯道在下晚自习时,起哄拥挤,12月7日晚根本不是首例。
“有一些同学就是喜欢起哄热闹。”这位男生说,即使在事发时有人大声说“下边压人了”,后边还是有人不信,继续挤。在此之前,楼梯道的几次拥挤起哄,差点酿成事故,学校也曾派老师在楼梯道值守过,但“一见秩序变好,老师就不再管了,结果秩序又会变坏。”
“我以前就想过,这个楼梯道早晚要出事。”这名男生说,楼梯道灯光也比较暗淡,只有一盏节能灯,还蒙着尘,学生们刚从教室出来后,楼梯道就显得更加阴暗。而在平时,学校并没有就此问题进行专项的安全教育。多名学生证实,官方所谓的学生按班级分楼梯下楼,只是在做操或集体活动时要求,平日并无此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