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4月13-15日,聋人单独招生考试在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80多名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聋人高中毕业生,将在这里参加他们的高考。昨天下午13时50分左右,由几名志愿者举着写有考场号的牌子领队,同一考场的学生跟在志愿者身后一个接一个地排着队进入考场,开始考试。
一场高烧让孩子走进了无声的世界
据悉,本次考试分为文化考试和专业加试,文化考试三年制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五年制为语文、数学和综合,专业考试艺术类为素描和色彩,计算机类为上机考试。
走在学生后面的是陪同孩子一起来考试的家长们。来自江苏淮安的谈女士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她含着眼泪守候在考场外:“孩子本来不聋的,小时候发高烧以后才聋的。”谈女士说,孩子小杰(化名)从小是个健康的孩子,1岁半的时候由于发高烧,在入院治疗13天之后,听力开始下降。“以前我喊他搬小凳子过来,他很快就会有反应,并且把凳子给我拿来,可是出院后,我在他身后转拨浪鼓,他却要很长时间才朝后看。”出院2个月后,谈女士发现孩子的听力越来越差,便带着孩子到处求医,他们辗转无锡、北京、上海等地的医院,可是得到的只是医生的一句充满同情的结论:太迟了,孩子听力已经无法挽回了。
听不到声音,小杰从此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出门同其他孩子一起玩。谈女士常常看着孩子发愣,“他以后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在谈女士的脑子里一扎就是20多年。
母子俩说话靠默契和文字
小杰到了适学年龄后,谈女士只能把他送到县里唯一的一所聋人学校,由于县里没有聋人高中,小杰初中毕业后,就远离家乡到市里的聋人学校学习。“虽然小杰听不见声音,但是他的脑袋瓜子不比别人差,他学习一直都很不错。”谈女士表示,小杰除了听力,其他各个方面都非常好,“他的自理能力比正常孩子高多了,在上初中的时候,他就帮着家里干活,家务活农活都干,其他孩子都让家里洗衣服的时候,他不仅把自己的衣服洗了还帮我们洗。他只是不能听到声音而已。”
谈女士的家在淮安农村,家里有很多事情要忙,同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好,“我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学手语,”因此,不懂手语的她与儿子之间的交流便成了问题。“平时的一些小问题,我说说他都知道,这是因为我们在一起生活久了,要是碰到平时不常见的事情,我们就要把话写出来。”谈女士表示也正是因为这样,孩子很少与她交流,变得越来越内向。
儿子因耳聋抱怨母亲,母亲内疚不已
小杰上高中时,谈女士曾有一次因为小杰花钱太多而责备过小杰,没想到小杰的反应非常强烈。“我家经济不好,我就让他以后花钱节约点,没想到他就跟我说,你要是在我小时候把我耳朵治好了,我现在早就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怎么会还在花你的钱?”面对儿子突然的抱怨,母亲无比内疚。她默默地拿出当时给孩子求医时的病历、药方,甚至发票,摆在小杰面前。在她的心里,一直都藏着这样一个担忧,担忧孩子有朝一日总会责备自己没有给他一个有声的世界,所以她将各个医院的凭条都留着,没有想过要孩子不再责怪自己,只求一份理解。小杰没有再抱怨下去,但是这之后,谈女士也不敢再因为经济原因随意责备小杰,她知道孩子也为自己的将来忧心忡忡,她不想增加他的压力,更不愿伤他的自尊。“他前几天问我,要是这次高考没有考上,我打算拿他怎么办?”谈女士讲到这里,眼泪再度流下,“我跟他说先好好考,没考上咱再想办法。”其实,谈女士根本没有办法,在他看来高考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如果是个正常人,他没考上,我还可以让他去学门手艺,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可是他不是,要是考不上,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聋人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
据悉,本次单招主要有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动漫方向)。“今年我们学院打算招收聋人120名,其中省内省外各60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学院书记赵健说,就目前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力量来说,吸纳更多聋人学生的能力有限,同时由于社会对聋人的偏见,聋人学生的就业并不乐观,他呼吁社会给予聋人更多的关爱。“在我们学院聋人车间的外墙上有这样一句标语:除了听,我们什么都会做。这是聋人的心声,也是事实。”作者:周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