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学校长受贿帮开发商把楼盘划入学区抬高售价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05-27
广州市越秀区检察院25日透露,广州东风东路小学原校长刘燕文涉嫌挪用巨额择校费一案,已侦查终结,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
东风东路小学创建于1948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刘燕文任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多年,衣着低调,2008年被评为广州市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
刘燕文的问题最先是由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发现的。当时,审计署广东特派办的审计并非专门针对东风东路小学,而是面向广州市中小学的抽检。因涉及数千万元的经济问题,刘燕文在去年10月被“双规”,其“落马”的消息在教育系统内部通报。
关于刘燕文案的详细信息,越秀区检察院表示,因该案刚刚送到检察院,相关办案人员刚开始着手办理,不便作具体的透露。据悉,刘燕文案涉嫌的罪名有可能不止挪用公款罪一项。
有教育系统内部人士说,刘燕文因挪用择校费等腐败问题,已被举报多年。除了挪用择校费问题,房地产商为了将楼盘划入学区,提高楼盘价格,刘燕文成了重要的“公关”对象,其案还涉及多套“赠送”房产。
2004年,广州市八旗二马路小学校长张斌因贪污择校费7万多元而被判两年有期徒刑。
并入名校择校费马上涨
“要问哪里有永远的牛市?到学校来吧,择校费永远是只涨不跌。”此话最近在广州的家长间颇为流行。
今年越秀区新合并的10所小学,其中原本市一级学校经合并后,择校费均达到了“名校价”;而其他区位于大型社区内的学校,不管学校等级有否提高,其择校费也年年见涨,楼盘小学广受热捧。以海印苑小学为例,去年非地段生的择校价格为3万元左右,今年普涨至5万-8万元,若学生家长没有任何背景想入读该校的,需“捐资助学”10万。
海印苑小学之所以身价暴涨,是因为它被并入了广东省名校培正小学。目前,广州共有12所中小学相互合并。政策制定者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扶持弱校,分享名校资源,均衡教育,给多年难治的“择校”热降温。
“择校费”利益格局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一利益格局中,被公众诟病的不只是择校费之高,还有择校费之乱。
“6、7、8”潜规则
目前,择校费按照学校的省、市、区等不同的级别有不同标准,如市一级学校一般是3万元,省一级学校一般是4万元。不过,这也只是“底线价”,有的学校因为久负盛名,青睐的家长较多,择校费自然也水涨船高。有的辖区就根据户籍情况还有“6、7、8”的潜规则:具有本区户籍的6万元,没有本区户籍但具有广州市户籍的7万元,广州市户籍之外的则高达8万元。此外,按照与介绍人关系的亲疏,择校费也相应减少或提高。
在朝天小学,非地段生报名被安排在2楼会议室进行,所有家长均被要求填写两张表格——一张《越秀区小学新生转学申请表》和一张《越秀区朝天小学一年级新生转学申请表(补充)》。其中,第二张表的最后一栏注有“自愿捐资助学说明”。一名工作人员解释,非地段生的“捐资助学”金额由家长自愿填写数额,学校不作规定。不少家长说,他们是参照去年标准进行填写的,据说去年的标准是6万。
一所学校的资产比不上邻校一间课室
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曾庆洪估算,2005-2008年这3年,广州高中择校费的收取超过1亿元。
目前,广州市的择校费属于预算外资金,市财政局、教育局等经过调配后会下拨一部分给学校,只能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不能用于改善职工的工资待遇。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位学校负责人说,“赞助费”是提高学校老师福利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赞助费”,学校维持下去都很困难。另外,学校待遇好,自然会吸引来优秀教师,良好的师资又会带来较高的升学率,高升学率正是学生家长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择校费”给广州教育系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城镇中小学校校际差距拉大,一所学校全校的资产比不上邻校一间课室的情况比比皆是。
曾庆洪说,名校由于政府资源过度倾斜形成稀缺资源,由教育部门遴选后成为名校更使择校费征收名正言顺,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根本原则,加剧了择校风潮,使得教育支出成为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
此外,“择校费”促使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为了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学校就必须提高升学率,要提高升学率,就只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回报父母给予高额择校费所付出的关爱,孩子也不得不背负着无形的压力,在成绩榜上向上爬。
择校费暂时取消不了
“一些学校认为收取择校费是防止腐败、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方式,这是不对的,择校费的出现不仅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更是破坏教育公平原则的最直接体现,应该尽快取消公办学校收择校费这一做法。”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在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这一建议。
对广州何时取消择校费,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回应称,择校费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优质学校没有满足需求,《教育法》明确是可以捐资助学的。因此,取消择校费不能用“堵”,而应该加大投资来发展优质教育。“何时取消择校费,在本届政府的任期结束时,即2012年会有所交代。”
今年4月3日,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文件称,广东将力争经过3至4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禁止公办小学、初中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
从今年开始,广州市天河区已不允许本市户籍学生择校,一律按就近入学原则分配。只对非本市户籍学生收取借读费。
东风东路小学创建于1948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刘燕文任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多年,衣着低调,2008年被评为广州市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
刘燕文的问题最先是由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发现的。当时,审计署广东特派办的审计并非专门针对东风东路小学,而是面向广州市中小学的抽检。因涉及数千万元的经济问题,刘燕文在去年10月被“双规”,其“落马”的消息在教育系统内部通报。
关于刘燕文案的详细信息,越秀区检察院表示,因该案刚刚送到检察院,相关办案人员刚开始着手办理,不便作具体的透露。据悉,刘燕文案涉嫌的罪名有可能不止挪用公款罪一项。
有教育系统内部人士说,刘燕文因挪用择校费等腐败问题,已被举报多年。除了挪用择校费问题,房地产商为了将楼盘划入学区,提高楼盘价格,刘燕文成了重要的“公关”对象,其案还涉及多套“赠送”房产。
2004年,广州市八旗二马路小学校长张斌因贪污择校费7万多元而被判两年有期徒刑。
并入名校择校费马上涨
“要问哪里有永远的牛市?到学校来吧,择校费永远是只涨不跌。”此话最近在广州的家长间颇为流行。
今年越秀区新合并的10所小学,其中原本市一级学校经合并后,择校费均达到了“名校价”;而其他区位于大型社区内的学校,不管学校等级有否提高,其择校费也年年见涨,楼盘小学广受热捧。以海印苑小学为例,去年非地段生的择校价格为3万元左右,今年普涨至5万-8万元,若学生家长没有任何背景想入读该校的,需“捐资助学”10万。
海印苑小学之所以身价暴涨,是因为它被并入了广东省名校培正小学。目前,广州共有12所中小学相互合并。政策制定者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扶持弱校,分享名校资源,均衡教育,给多年难治的“择校”热降温。
“择校费”利益格局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一利益格局中,被公众诟病的不只是择校费之高,还有择校费之乱。
“6、7、8”潜规则
目前,择校费按照学校的省、市、区等不同的级别有不同标准,如市一级学校一般是3万元,省一级学校一般是4万元。不过,这也只是“底线价”,有的学校因为久负盛名,青睐的家长较多,择校费自然也水涨船高。有的辖区就根据户籍情况还有“6、7、8”的潜规则:具有本区户籍的6万元,没有本区户籍但具有广州市户籍的7万元,广州市户籍之外的则高达8万元。此外,按照与介绍人关系的亲疏,择校费也相应减少或提高。
在朝天小学,非地段生报名被安排在2楼会议室进行,所有家长均被要求填写两张表格——一张《越秀区小学新生转学申请表》和一张《越秀区朝天小学一年级新生转学申请表(补充)》。其中,第二张表的最后一栏注有“自愿捐资助学说明”。一名工作人员解释,非地段生的“捐资助学”金额由家长自愿填写数额,学校不作规定。不少家长说,他们是参照去年标准进行填写的,据说去年的标准是6万。
一所学校的资产比不上邻校一间课室
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曾庆洪估算,2005-2008年这3年,广州高中择校费的收取超过1亿元。
目前,广州市的择校费属于预算外资金,市财政局、教育局等经过调配后会下拨一部分给学校,只能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不能用于改善职工的工资待遇。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位学校负责人说,“赞助费”是提高学校老师福利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赞助费”,学校维持下去都很困难。另外,学校待遇好,自然会吸引来优秀教师,良好的师资又会带来较高的升学率,高升学率正是学生家长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择校费”给广州教育系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城镇中小学校校际差距拉大,一所学校全校的资产比不上邻校一间课室的情况比比皆是。
曾庆洪说,名校由于政府资源过度倾斜形成稀缺资源,由教育部门遴选后成为名校更使择校费征收名正言顺,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根本原则,加剧了择校风潮,使得教育支出成为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
此外,“择校费”促使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为了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学校就必须提高升学率,要提高升学率,就只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回报父母给予高额择校费所付出的关爱,孩子也不得不背负着无形的压力,在成绩榜上向上爬。
择校费暂时取消不了
“一些学校认为收取择校费是防止腐败、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方式,这是不对的,择校费的出现不仅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更是破坏教育公平原则的最直接体现,应该尽快取消公办学校收择校费这一做法。”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在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这一建议。
对广州何时取消择校费,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回应称,择校费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优质学校没有满足需求,《教育法》明确是可以捐资助学的。因此,取消择校费不能用“堵”,而应该加大投资来发展优质教育。“何时取消择校费,在本届政府的任期结束时,即2012年会有所交代。”
今年4月3日,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文件称,广东将力争经过3至4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禁止公办小学、初中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
从今年开始,广州市天河区已不允许本市户籍学生择校,一律按就近入学原则分配。只对非本市户籍学生收取借读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