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关注暑期生活:银川中小学生暑假治沙播绿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07-27
         新华网银川7月26日专电(记者于瑶)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林场,近日活跃着一群小“治沙者”。这些来自银川市的30多名中小学生挥锹铲土、挖坑栽树,正在黄沙中播下一颗颗“绿色种子”。

       “一个孩子平均每天种15株小树苗,还会在沙丘上扎很多草方格,虽然正值盛夏,但他们从没叫过苦,个个干劲十足。”组织此次夏令营的负责人金英说,这次活动包括组织学生听取当地林场的治沙史、观看治沙英雄的宣传片、沿途参观治沙成果以及让他们亲手栽种树苗、扎草方格等。

       “真不敢相信以往的漫漫黄沙,如今却披上了‘绿装’。”上小学五年级的李碧淼说,“可是当我自己去‘播绿’时,才真正觉得美丽的‘衣服’不容易穿。”

        今年9岁的虎敏在看完宣传片后说:“流沙太可怕了,‘吃’了那么多耕地和居住地,我也要向那些治沙英雄们学习,把流沙制伏。”无论是扎草方格,还是栽树苗,小虎敏都特别认真,虽然满面汗水却遮掩不了他坚定的目光。

    “这次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沙漠侵袭所带来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自参与到治沙的队伍中,在体验到治沙不易的同时,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白芨滩林场办公室主任王才说。

    “草方格子”是宁夏治沙者们发明的一种治沙固沙方法,即把麦草、稻草截成30公分长短,埋入沙中三分之二、地表留下三分之一,从而扎成1米左右的草方格。

         灵武市白芨滩林场是我国种植柠条、花棒等防风固沙林的重点地区,也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毛乌素沙漠治理的重点区域,该林场用了25年的时间,营造防风固沙林40多万亩,在毛乌素沙漠西南端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