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湖北新课改推行学分制、社区服务最少10个工作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07-03
我省高中课改:课程涉及8领域

    拿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来源:长江日报 CFP供图

          我省(河北省,下同)普通高中课程全面更新。昨日(2日,下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推出,“读死书”不灵了——众多选修科目设置给学生选课自主权。

  课程涉及8个领域

         按新推出的课程设置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有8个学习领域。

         8个领域分别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如语言与文学领域设置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两个科目;人文与社会领域设置思想政治、历史两个科目;科学领域设置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

         新增的技术、艺术学习领域,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4个科目。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据了解,这些课程设置主要满足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需求,为所有学生奠定共同的发展基础。

  选修课比必修课多

         根据方案,高中课程内容由必修课、选修课两部分构成,选修课比必修课多,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修。

         选修课又细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两部分。选修Ⅰ课程为全省指定的修习内容,选修Ⅱ课程由学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

        在语文这一科目的选修课中,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演讲与辩论、史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等。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修。

        技术、艺术两个领域中,家政与生活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演奏、创作、书法、摄像等都被列入选修内容。

         根据方案,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高三年级要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

    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按照方案,高中3年学习中,研究性学习应保证270学时,社会实践共3周,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在教学时间中,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均为18学时。3年中,研究性学习应保证270学时。

  总学分达144学分方可毕业

         根据新推出的课程设置方案,学生课程修习通过学分和学业水平考试来考核。学分用以衡量学生的修习过程和状况,学业水平考试检测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在必修的8个学习领域,学生每学年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3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在选修科目中,学生至少要获得28学分。其中,选修Ⅰ课程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Ⅱ课程至少获得6学分。

      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学习更多的选修课程,获得更多学分。(记者 李艳梅)

     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