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放下身段才能有所作为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07-30
        又到大学生毕业之时,不少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在炎炎烈日下,奔走于各种招聘会场。就业压力就像一把命运之剑,让他们不敢有一丝懈怠。据报道,近几年每年的待就业人员达2400万之众,而每年社会可以提供的职位却只有1200万个,也就是说,每年新增的需就业人员,最后总有近一半的人员无法及时找到工作。

  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有人归之于大学的扩招,有人归之于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人归之于社会就业机制的不完备。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笔者却以为未在根源上找出原因。这一根源,就是存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陈旧观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曾是对读书人的传统认同,这种认同是基于借读书而得未来可能的飞黄腾达。因此,即使是当下,当大学生毕业,个人、家庭所想到的自然是苦尽甘来。但现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许多人把这归之于大学的盲目扩招、社会的急功近利等。实在说来,这种不尽如人意恰恰是他们自己的旧观念带来的。由是则有大学生毕业卖羊肉串、大学生毕业卖肉、大学生毕业当农民等诸多新闻的炒作。

  大学只不过是一个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的地方,是一个让人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并进而学会自我思考的地方,仅此而已。学会这种本领,一方面能使个体生存变得主动,另一方面又能让人以这种主动去改变命运。因此,不管是卖肉还是当农民,当社会把这种去向看成是一种常态的时候,教育才真正起到了其应有的社会作用,而就业或许也就不会成为社会之痛。

  转变观念,放下身段,才能解开就业这个死结。要知道,社会是流动的,好的就业并不意味着一辈子的衣食无忧,不理想的就业也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只要脚踏实地,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无论何时何地,就总能为自己打造出一个适合发展的平台。

  如果不把眼光完全聚焦于光鲜的大都市,不把大学生身份看得太重,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人力资源的需要的。翻翻这几天的报纸会发现,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都扎成堆了。一些基层组织、中小型企业、偏远地区、广阔农村,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还是十分急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