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有媒体报道,据一名参与《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题小组的成员透露,《纲要》将针对高考改革提出3套方案,并披露了方案内容。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9日表示,目前《纲要》草案还没有完全定型,该报道提出的方案可能只是建议版本。
续梅表示,《纲要》的编写是由中央领导牵头,多个部门联动的。目前《纲要》还在编写过程中,其具体内容从教育部层面还不得而知。“所以我们都没有看到过所谓的官方版,感觉有些离谱。”续梅认为,那份官方版方案估计也是对高考改革的建议方案,不代表最终《纲要》的草案。至于那份民间版本的高考方案,在4个月前征集意见时,教育部已经收到这份建议,并且正在研究其可供吸纳的内容。
之前,曾传言8月份《纲要》的草案内容要公布,并进行下一步的意见征集过程。是否所谓官方版的“漏风”预示着《纲要》草案即将面世?续梅表示,在去年8月开始着手布置《纲要》编写工作时有个初步的计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具体情况,所以目前《纲要》的公布还没有一个时间表。
■相关链接
传闻中的高考改革方案
有媒体8月9日报道: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记者获悉,目前正在紧张起草中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高考改革就有所涉及。
方案1: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只考3门: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方案2: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不分文理。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
方案3: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分开进行。考试内容体现不同特点,不分高低层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要积极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
近日,有关方面也发布了一份“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份方案汇集了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老师的智慧。
“民间版”的基本思路被概括为“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首先,是实行多轨化和分层次的统一学科知识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不同的学科,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同时,在这份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另外一个亮点是要举行“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据方案制定者介绍,“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的内容以考查学生基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为主,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俗称“美国高考”),作为考生申请高校自主招生的门槛条件。学业水平测试可每年举行3次,有效期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