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文 陈巧思 沈威/图)又到高校招生时,民办高校招生硝烟四处弥漫。
为最大限度争夺生源,近日集美区涌泉工业园一所民办高校使出狠招,开出了极高的招生提成,即招生老师每招一名学生,立即返还2500元回扣,另外,还赠送一台带液晶显示器的电脑给学生。
这一“猛烈”的促销措施在同行当中掀起轩然大波,有民办高校负责人谴责说:“这是搅局,我们同行都快被搞死了。一个新生整年学费只有七千多块钱,这样的提成再加送电脑无疑是找死,多招一个就多赔一份钱!”
“招一个学生提成2500元”
对民办高校来说,生源就是一切。各校为了抢夺生源,今年下手都较早,一些学校的招生准备工作从4月就已经开始,目前抢夺生源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这个时候,工业园内这所民办高校采取高额招生提成的方式,无疑能吸引到大量生源。
前天,记者跟随一位招生老师来到涌泉工业园实地考察这所学校,该校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华侨大学继教院诚毅教学点”、“南平技师学院厦门人才培养基地”、“厦门广播大学诚毅教学点”。但是,据同行说,这么多牌子其实就是一所学校,原本是一所“中专学校”,法人代表姓柳。
这一位招生老师告诉记者,她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但同时兼任好几家学校的招生工作。她每帮学校招一名学生,就可以拿到上千元的回扣。而工业园的这所学校给出的条件更是出奇的优惠,只要招到10个以上的学生,每生抽成2500元。如果学生更多,回扣的比例还会更高,每个学生最多能抽成3000元。
怕记者不相信,这位招生老师还拿出一份学校的《招生协议书》。这份协议书上约定,招生老师可以代收新生报名费或预缴学费,而作为回报,学校给招生老师 “每生2500元”的“招生宣传补贴费”。她说:“什么宣传补贴费,其实说白了,就是回扣。”
“学生交学费就送液晶电脑”
随后,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询问了该校另一位专职招生老师。她向记者推荐了“华侨大学”的一些自考专业,学费从7800元到8200元不等。据她介绍,该校这些自考专业拿到毕业证书的比例有80%以上。但是,随后记者采访了该校一位学生,说法却不一样。这位二年级学生说,以前该学校是一所中专,她是该校第一届华侨大学自考大专生,据她了解,目前,该校还没有大三毕业生。
这位专职招生老师说,学校在很多地区都有专门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去做各地招生办和中学的“工作”。她还告诉记者,学校原本还有一个“优惠政策”,只要学生到该校报名交了学费,就赠送一台电脑,还带液晶显示器。记者在该校新生宿舍区调查发现,房间内摆了不少新电脑。据一位招生老师说,这样的电脑“一台可能要几千块钱”。
不过,负责向记者介绍情况的专职招生老师说,送电脑的活动到本月20日已经截止了。据介绍,此前学校已经送出几百台电脑。
同行:这样会搞死别人的
涌泉工业园这所学校强而有力的促销手段让同行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厦门市另一所自考助学点负责人说:“回扣太高,这是恶性竞争,损害同行利益,也损害自己的利益。”
这位负责人以自己学校为例说明恶性竞争的害处。他说,由于竞争激烈,他们学校去年严重亏损,但是,还是要支付100多万元的“招生费用”,其中多数是要支付给招生老师的。“我们付给招生老师的回扣已经算是比较低的了,去年我们每个学生是返还1000多块钱,这所学校返还2000块钱,很多学生因此被他们拉走了;今年我们把回扣提高到每个学生2000元左右,他们又提高到2500元,甚至3000元。这样的回扣大战打下去大家都损失很大。”
这位负责人还说,“今年被他们这样一搞,生源更少了,又要亏钱。”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厦门市招生考试自考委员会自考科张科长,他认为,学校以高回扣吸引招生老师招揽学生,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如此在招生方面过度投入,忽视教学投入,时间久了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但是,由于这是市场行为,教育部门也没有执法权,因此难以监管。
议见·立场
“回扣招生”是饮鸩止渴
民办高校以“回扣”招揽生源,如同饮鸩止渴。无论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将招生回扣转嫁给学生;还是学校 “让利”,省下抓教学质量的费用用于招生,其结果都一样,都是以损害学校形象和学生利益为代价的。
一位民办高校负责人认为,民办校与公办校不同,没有财政支持,也没有统一的招生平台,是完全按经济规律运转的市场行为。民办校招生可以看做是一种“市场营销”,为了 “促销”而给老师“提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是,只重生源不重教育质量的做法,不但严重违背了教育方针,也必将影响教学质量。
回扣招生,无疑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民办高校虽然被冠以 “民办”两字,但仍然要以办学质量为第一要务,民办高校也只有靠不断地提高办学质量,靠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才能真正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