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育部回应教师批评权:老师们、该管就管
来源: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09-11
           “广大的教师应该打消顾虑,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管理,妥善地管理,科学地管理”

  “过去是教不严,师之惰,现在是教得严,师之错。”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做客人民网谈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待遇。在访谈中,管培俊对前段时间争议很大的“批评权”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

  打消顾虑 运用好权利

  管培俊说,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一些班主任老师不敢管理学生的现象、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现象、放任学生的现象,这倒是很不正常。班主任和所有的科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同时敢于管理学生。如果不敢批评学生、不敢管理学生,该管的不管,那就是不负责任,就是渎职,就是失职,“我想明白的家长也是不赞成的。”

  管培俊认为,广大的教师应该打消顾虑,放下思想包袱,遵循教育规律,恰当地运用好自己的专业权利,认真地、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大胆地管理,妥善地管理,科学地管理,教师、家庭、社会,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极端个案“杨不管”

  节前不久,教育部给全国中小学老师送上一份“贺礼”———出台了个《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是“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老师批评学生,为何还要教育部发文赋权? “过去是教不严,师之惰,现在是教得严,师之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班主任这样描述近年来出现的教育困局。

  此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曾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不好管,老师不敢管’在一些地方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像‘杨不管事件’这样的极端案例。”

  去年6月,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两名学生上课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熟视无睹,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这名教师后来被称为“杨不管”。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会尽其所能满足其要求。在这样的‘温室’里成长,一旦遇到风雨常常难以承受。这是老师不敢管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位教育专家说。

   
新闻链接

  24.3万教师学历不合格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昨日介绍,截止到2008年底,学历不合格教师的数量由原来的30多万现在已经下降到24.3万,71%的小学教师有本科以上学历。

  此外,管培俊介绍,从现在开始,通过中央、地方各个方面的努力,教师的住房问题会逐步地缓解、改善。

  记者另悉,北京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90%的教师工资将得到提高。

  职称制度改革

  完善评价机制

  人保部部长尹蔚民10日在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已明确了调整功能定位、健全分类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实现科学管理的职称制度改革总体思路。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做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提出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意见,着手开展其他职称系列的改革。

  此外,记者还获悉,我国正计划实施博士后分级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级专家培养选拔制度体系。(新华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