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补课“商业链”的不良后果
重庆市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曾在致市长的公开信中揭示了目前重庆中小学补课市场存在的七大乱象:学校与培训机构相互勾结、老师与培训机构按比例分成、学生被迫进行校外补课、培训机构间的竞争、教委及学校领导关系错综复杂、补课环境没有安全保障、补课费还可分期付款。这封公开信还表示,培训机构半公开支持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去补课,由本校老师在培训机构对学生补课,通常以五五分成或四六分成的方法分取利益。
重庆市教委对此进行了调查,认为该公开信反映的情况部分属实,并表示将对此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然而,迄今为止,补课市场乱象依然屡禁不止,补课“商业链”仍吸引着很多学校和老师不惜冒险与培训机构“通力合作”。
重庆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庆行对此表示十分担忧。他说,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如今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重,再利用休息时间对其进行补课会对学生造成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在学生看来,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和培训机构相互联系,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对老师和学校形象的认定存在不可逆转的偏差。
周庆行表示,我国的小学教学体制已经趋于成熟,尤其是大城市的“名校”,学生在校正常上课期间即可接受良好的知识灌输,没有必要再在课外进行补课。如果一定要进行查漏补缺,也应该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任课老师不能采用补课期间上新课等方式进行强制补课。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校教学行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让经济诱惑远离校园,还学校一个干净的教学环境,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周庆行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