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过度解读
“小学一年级,连贪官两个字都未必会写,其回答并不能说明什么”
也有很多网民反对这种过度解读。
“大量的点击与跟帖其实都是在借这个小女孩之口泄胸中之怨怒,她的童言无忌变成了大人们眼中的微言大义,而最终把成人世界的逻辑加诸此刚刚上小学的女孩子身上,由她来呈现、表达与证明,这难道不是一种残忍么?”网友庄慎之写道。
童言之所以无所顾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童言无意。一位没有具名的网友也评论说,“我们小时候说过自己想当科学家、想当解放军、想当大老板,后来大多也没当成。现在这个小孩子说想当贪官,恐怕她也当不到的。只是,小孩一句天真的话,被我们成人赋予了太多意义去解读,乃至发泄情绪。”
“小学一年级,连贪官两个字都未必会写,也分不清什么是贪官,什么是清官,其回答基本上是平时从新闻报道中的获知而已,并不能说明什么”,网友周少锋跟帖说。
家长说话不小心
网友猜,可能是孩子的家人日常发牢骚说过“还不如当个贪官,什么都有了”
小学生的回答引起了一些网民关于教育的担忧。
有网友猜测可能是孩子的家人日常发牢骚说过“还不如当个贪官,那就什么都有了”之类的话,让孩子简单的心灵里留下了当贪官好的印象,网友建议家长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误导了孩子。
前晚,拍摄视频的摄影记者证实,采访时小学生回答完“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后,就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原来孩子是在家里听妈妈说到过贪官的事情。摄影记者说,当时他问“想做什么样的官”时,“是想问什么行业一类的,没想到那样的回答”。
“孩子是有眼睛的。”一位网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