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孩子未必好
不少校长认为,现阶段 中小学校教室 还不宜装空调,一是受教育经费制约,二是担心娇养、富养孩子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空调已不属于奢侈品,但肯定不属于教学必需品。教育经费中,也没有空调费一项,安装和使用的费用因而只能由家长承担。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异,所有教室统一购置空调“一刀切”,推行显然有难度。如果采取折中的办法,即自愿组合——愿意享受空调的编进一个班,不愿意和装不起的分到别的班——又会产生新问题。此前,在湖北黄石等地,出现了教室装备空调、电视等硬件,配备优质师资的“贵族班”,只要家长多出钱,孩子就能享受到“高人一等”的教育待遇,结果引起了很大非议。
退一步说,即便现在经济发展了,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物质条件的供给也应适可而止,以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气候的能力。从小“孵”在 空调 房里,如同“温室的花朵”,将来如何适应多变的复杂环境?
况且,孩子的品德培养,并非与物质条件改善成正比。当下不少家庭“富养”孩子,孩子从小养成“躺在父母身上享受”的习惯,天然缺少了耐劳、自主、奋斗的精神。很多时候对日益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知珍惜,要求还“水涨船高”,不断加重 家长 负担。为了扭转这种倾向,近几年不少家长特地将孩子送去参加“吃苦夏令营”,体验没有空调、步行远足的艰苦生活,为孩子补上“吃苦”课。有校长对此指出,与其刻意送孩子去“吃苦”,为什么不让他们经受一些小小的锻炼呢?(记者 李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