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保护孩子防线为何连连失手?防网络沉迷盼行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10-01-20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牌子成为摆设

  两种力量的博弈实际上已经形成:学校把孩子推出去,就会有网吧把他们拉进来。为什么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各级部门也经常出台政策,公安、文化、工商部门都在管理网吧,但每次检查却发现网吧里面的 未成年人 非常多?

  作为网吧监督检查员,于亚男发现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每次进网吧,有时候就是发现里面只有十几个孩子,有时候就是满眼一大片全是未成年人;大部分网吧没有“实名制”登记簿,即使有也是同一个人的笔迹抄写的名单,一看就是应付检查用的;在一些网吧,孩子多花5元钱,就能买到本来用身份证才能办理的实名制上机卡。更多的时候,“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都藏在角落里,上面落满灰尘。藏身于城中村的“黑网吧”,更是比比皆是。

  “职能部门到底管了没有?要是管了,为什么我们一去就发现问题了?”令于亚男尴尬的是,“我们只是给主管部门多了两条腿、两只眼,我们只有监督权,没有执法权。” 
 忙着出台文件,不如切实行动

  一则数据显示,在西安市的未成年劳教学员中,涉及暴力问题的占87%,他们中的四分之三都是直接或间接因网络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的。团陕西省委同时公布一份调研报告:全省1000万网民中,青少年占51.8%。他们当中,每周上网时间在7小时以内的占80.4%;7到14小时的占11.6%;14到28小时的占4.2%;28小时以上的占3.8%。

  “这里边,只有39.6%的老师、27.7%的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进行过具体指导。”团西安市雁塔区委书记张国立认为,青少年沉迷网络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很多老师、家长上网的水平不如学生,引导教育的时候就比较难。另外,当前对青少年的评价体系仍然过于单一,使一些学习稍差的孩子会在网络上寻找满足感;独生子女太多,也使孩子们缺少沟通和玩耍的伙伴。

  西安永乐教育中心校长周永乐则认为,学校传统的计算机教育与近年发展起来的网络差距太大,影响了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于亚男建议,应加大对违规网吧的处罚力度,对当事人严罚重责,切实起到警示作用。同时,学校应在假期开放操场、图书室、电脑房、实验室,让孩子们有地方可去。西安市政协委员吐尔逊江表示,应使各校的网络辅导员制度切实有效,为孩子们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更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则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把现有的措施执行得扎扎实实,不能光忙着研究出台文件,而应切实行动起来,不让保护孩子的防线接连失守。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