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又到学校期末选课时、学生通宵秒杀、花钱“买课”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10-01-05
        昨天凌晨一点,大一学生王磊仍旧端坐在电脑前,紧张地盯着屏幕,手指不停地着按着F5键刷新屏幕上的 校园 选课网页,终于网页打开了,进入选课系统。他兴致勃勃地点击了自己想选的那门课:世界文明史,开课老师:计翔翔;可选人数:200;已选人数:1690。他似乎无心关注那个已经超过额定容量8倍的数字,义无反顾地点下了“选择该课”。网页自动刷新,已选人数已经变成了1704。

       8比1,这个比例甚至高过不少公务员岗位的录取比例。“选课”成了每到期末 大学生 面临的最大课题。有大学生说:“每到这个时候,心中忐忑,绝不亚于高考。”为了选到心仪的课程,大学生也开始各出奇招,有人通宵挂机守候,只为等人退课,可以“秒杀”选中,有人干脆在论坛上出价求他人转让高人气课程。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被学生追捧的校园高人气课程竟以“上课不点名,考试给高分”作为衡量标准。

  选课全看“人品”

       早在选课开始的前几天,王磊已经捧着 学校 发的《培养计划》进行苦苦钻研,这是学校每个本科生修读自己专业的“蓝本”,上面详细列出了毕业所需160个学分的组成,包括必修课、推荐选修课、通识课和大类课。刚入学的新生想要看懂这本书还需要好好“自习”一番,而学校在新生的始业教育阶段也会安排选课辅导。

       花了几天的功夫,王磊终于把下个学期必选的课列了出来,接下来就是打电话给上过这几门课的朋友,询问哪个课最好。而“好”与“不好”的标准无非两条:一是老师上得好不好,二是期末给分高不高。大学生概之以老师“人品”如何。“人品”高的老师选课的同学就会很多。

       经过一番折腾,王磊选好了十几门原本计划的课程后关闭了网页。几天以后,等待王磊的或许是一张与期望完全一致,满满当当的课表,也可能是一张空空如也的表格。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